[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6748.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8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汤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0 | 分类号: | B65D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40133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盒 顶部开口 固定盒体 包装盒 放置腔 内腔 开口 第二侧部 第一侧部 放置空间 活动连接 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 相向移动 循环利用 环保性 摆动 叠合 围合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包括具有放置腔的固定盒体、具有第一内腔的第一摆动盒体以及具有第二内腔的第二摆动盒体,固定盒体,第一摆动盒体具有第一侧部开口以及第一顶部开口,第一摆动盒体活动连接固定盒体,且通过第一侧部开口使第一内腔连通放置腔;第二摆动盒体具有第二侧部开口以及第二顶部开口,第二摆动盒体活动连接固定盒体,且通过第二侧部开口使第二内腔连通放置腔;当第一顶部开口和第二顶部开口相向移动呈叠合时,放置腔、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互连通且围合形成放置产品的放置空间。第一摆动盒体和第二摆动盒体可多次摆动,实现放置空间的多次开启和多次关闭,实现包装盒的循环利用,使包装盒更具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有效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同时,提升产品的档次。
目前,包装盒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实现便于携带以及运送物件。
现有技术中,包装盒开启后,无法复原,一经开启的安装盒,取出产品后,智能丢弃,造成浪费,极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盒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盒,包括具有放置腔的固定盒体、具有第一内腔的第一摆动盒体以及具有第二内腔的第二摆动盒体,所述固定盒体具有侧端开口,所述第一摆动盒体具有所述第一侧部开口以及所述第一顶部开口,所述第一摆动盒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盒体,且所述第一摆动盒体通过所述第一侧部开口使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放置腔;所述第二摆动盒体具有第二侧部开口以及第二顶部开口,所述第二摆动盒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盒体,且所述第二摆动盒体通过所述第二侧部开口使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放置腔;当所述第一顶部开口和所述第二顶部开口相向移动呈叠合状布置时,所述放置腔、所述第一内腔以及所述第二内腔相互连通且围合形成放置产品的放置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盒体包括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顶壁呈正对布置的第一底壁以及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底壁分别呈水平状布置,所述第一侧壁呈竖直状布置,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底壁,当所述第一顶部开口和所述第二顶部开口沿相背离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一底壁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分别逐渐嵌入所述放置腔。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包装盒包括包围所述第一摆动盒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包围环体,所述第一包围环体包括处于所述第一顶壁上方的第一顶杆、处于所述第一底壁下方的第一底杆以及处于所述第一侧壁外周的第一侧杆;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杆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设有第一磁吸块,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杆分别抵触所述第一磁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摆动盒体包括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呈正对布置的第二底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分别呈水平状布置,所述第二侧壁呈竖直状布置,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底壁,当所述第二摆动盒体和所述第二摆动盒体相背离摆动时,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二底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分别逐渐嵌入所述放置腔。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包装盒包括包围所述第二摆动盒体的外表面的第二包围环体,所述第二包围环体包括处于所述第二顶壁上方的第二顶杆、处于所述第二底壁下方的第二底杆以及处于所述第二侧壁外周的第二侧杆;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侧杆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块吸合的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侧杆分别抵触所述第二磁吸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盒体的顶部设有上固定柱,所述上固定柱的下端朝下延伸至所述放置空间,沿背离所述第一侧壁方向,所述第一顶壁具有第一顶内端部,所述第一顶内端部固定所述上固定柱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6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