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及时反馈的智能污水处理连续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4740.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5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婷;杨开虎;彭玉梅;于宏兵;吴保举;任申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环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腔 容置腔 容置 连续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加药装置 搅拌电机 装置主体 搅拌轴 上壳体 反馈 加药 污水处理 体内 污水处理效率 警报器 智能 搅拌叶片 控制方便 控制装置 连续加药 密封连接 占用空间 加药斗 输出端 下壳体 药剂量 当药 法兰 上壳 伸入 下壳 药量 连通 污水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及时反馈的智能污水处理连续加药装置,属于污水加药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以及,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通过上壳体以及通过法兰与上壳体密封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用于容置控制装置的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搅拌电机的第二容置腔以及用于容置加药装置的第三容置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加药装置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混合腔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混合腔中的药剂量以及加药斗中的药量进行监控,当药量不足时通过警报器能够及时反馈,避免了加药不及时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能够连续加药,控制方便,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加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及时反馈的智能污水处理连续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因此,有专家建议,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现有的污水加药装置结构较复杂,较为分散,使得占用空间大;而且大多不能进行连续加药,耗费人工,费时费力;同时在加药不足或药液不足时无法及时进行反馈,导致加药不及时、影响了污水处理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及时反馈的智能污水处理连续加药装置,实现及时反馈、连续加药的功能,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自动控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及时反馈的智能污水处理连续加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通过上壳体以及通过法兰与上壳体密封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用于容置控制装置的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搅拌电机的第二容置腔以及用于容置加药装置的第三容置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加药装置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混合腔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混合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警报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盖体、压敏传感器、输药控制阀和导药管,所述加药斗设置在第三容置腔内,并且加药斗底部连通导药管,所述导药管的底端伸入混合腔内;所述输药控制阀设置在导药管的上端;所述加药斗内设有压敏传感器;所述加药斗的顶部设有可打开的盖体。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腔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通过药液流量控制阀、输药泵连通有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容置在第一容置腔中的数据处理器和设置在上壳体外侧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压敏传感器、搅拌电机、液位传感器、输药控制阀、药液流量控制阀、输药泵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药控制阀和药液流量控制阀均为电磁流量控制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腔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封堵盖。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设有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环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环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4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墨水保温桶
- 下一篇:一种生产戊唑醇和咪鲜胺复配水乳剂的剪切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