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3478.8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祝伟宏;夏礼军;姚鹏;余葱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紫光能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汪玮华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层 人工湿地池 溢流堰槽 顶面 通气管 砌体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通气装置 布水堰 复氧 均匀间隔设置 横向布设 横向布置 径向布置 内部设置 人工湿地 湿地植物 有效缓解 集水管 进水管 基底 氧气 两边 堵塞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然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体,其由基底和四周砌体围边组成,内部设置填料层,填料层顶部种植湿地植物,填料层顶面沿人工湿地池体一侧砌体围边设有径向布置的布水堰,内设有进水管,填料层顶面设有数条横向布置的开放式溢流堰槽,其一端与布水堰相连通,人工湿地池体另一侧的填料层中设有集水管,相邻的两条溢流堰槽之间及位于两边的溢流堰槽与人工湿地池体的砌体围边之间均设有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数根沿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通气管,数根通气管的横向布设长度与溢流堰槽的长度相同,通气管顶面高于填料层顶面。本实用新型增加填料深层氧气浓度,保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并可以有效缓解填料层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低投资、低能耗、抗冲击能力强的污水处理技术。它主要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填料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人工湿地运行维护、管理较为简单,非常适合用于农村、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分散型污水的处理。
填料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填料是微生物的附着基质,也是植物的生长基质,填料性能决定了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同时,填料本身对污染物也具有吸附功能,湿地填料可以增强系统对污染物(尤其是氮、磷)的去除能力,是出水水质的重要保证。
虽然人工湿地具有维护简单的优点,但是,在长期运行中,由于底部填料厌氧环境,形成的生物膜不易分解,会出现湿地填料堵塞现象,影响到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而采用更换填料或者动力曝气等方式,维护成本较高、工程量巨大,这些都限制了人工湿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然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安装开放式布水堰槽和通气管的方式,增加填料深层氧气浓度,保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并可以有效缓解填料层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体,所述人工湿地池体由基底和四周砌体围边组成,人工湿地池体内部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种植湿地植物,填料层顶面沿人工湿地池体一侧砌体围边设有径向布置的布水堰,所述布水堰内设有进水管,填料层顶面设有数条横向布置的开放式溢流堰槽,所述溢流堰槽一端与布水堰相连通,人工湿地池体另一侧的填料层中设有集水管,相邻的两条溢流堰槽之间及位于两边的溢流堰槽与人工湿地池体的砌体围边之间均设有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数根沿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通气管,数根通气管的横向布设长度与溢流堰槽的长度相同,通气管顶面高于填料层顶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填料层从下往上分为三层,依次为沸石填料层、轻质陶粒填料层、河砂填料层。
按上述方案,所述通气管顶部安设地漏,下部管壁上均匀间隔设有数个通气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集水管由直管和直角折弯管组成,所述直管沿径向铺设于人工湿地池体另一侧的填料层底部,管壁上均布集水孔,所述直角折弯管的竖直段端头与直管的管壁中心相连通,直角折弯管的水平段端头穿出人工湿地池体另一侧的砌体围边。
按上述方案,所述基底包括混凝土垫层和铺设于混凝土垫层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溢流堰槽的顶部为锯齿状。
按上述方案,所述湿地植物为美人蕉、香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上述方案,所述通气管和集水管均为UPVC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紫光能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紫光能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3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