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3137.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川;唐英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思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杨娥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第一壳体 连接轴 碗状容器 第二壳体 插头 空腔 线轴 本实用新型 密封连接 出风口 进风口 内表面 下表面 注水口 盛水 适配 支架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用电磁炉,包括上部电磁炉、下部电磁炉,上部电磁炉和下部电磁炉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的中间还带有旋转接线轴,上部电磁炉的两侧有出风口,下表面有进风口和支架,下部电磁炉包括碗状容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表面有注水口,第一壳体中设有碗状容器,碗状容器的周向设有线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连接。第二壳体内为盛水的空腔,空腔的内表面有与线圈相适配的凹槽。连接轴的一侧连有插头,插头经过连接轴后与旋转接线轴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用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
实用新型内容
常见的电磁炉功能单一,大多数不具备直接烹饪食材的功能,基于此设计一种多用电磁炉,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电磁炉包括上部电磁炉、下部电磁炉,上部电磁炉和下部电磁炉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的中间还带有旋转接线轴,上部电磁炉的两侧有出风口,下表面有进风口和支架,下部电磁炉包括碗状容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表面有注水口,第一壳体中设有碗状容器,碗状容器的周向设有线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内为盛水的空腔,空腔的内表面有与线圈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靠近底面的一侧有放水口。
进一步的,支架的一端带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连接轴的一侧连有插头,插头经过连接轴后与旋转接线轴相连。
进一步的,碗状容器由耐热的陶瓷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磁炉功能多样,将下部电磁炉旋出后,可同时进行烹饪和烧烤,也可单独进行烧烤,将下部电磁炉旋入后可单独进行烹饪,使用灵活。需要烧烤功能时,可转动下部电磁炉至与上部电磁炉呈180°角,上部电磁炉上有用于支撑上部电磁炉的支架,上部电磁炉可绕连接轴转动,方便拉出和收起支架。下部电磁炉的碗状容器内盛有用于加热物体,内部设有金属的鹅卵石,这种设计方便了烧烤过后的清理工作。下部电磁炉的第二壳体内盛有水,第二壳体的内侧有适配第一壳体中电子器件形状的凹槽,提高了散热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炉一种工作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电磁炉另一种工作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处于图1工作状态中的电磁炉的侧视图;
图4是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部电磁炉-1,下部电磁炉-2,功能按钮-3,开关-4,碗装容器-5,加热体-6,注水口7,连接轴-8,旋转接线轴-9,插头-10,线圈-11,放水口-12,支架-13,防滑层-14,出风口-15,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思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诺思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3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电磁炒炉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下发热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