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效污水提升泵机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1642.1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敏;张锦程;魏继亭;孙江华;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威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同步电机 变频器 变频切换装置 液位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效节能 高效污水 机泵设备 系统装置 提升泵 工频 水泵 通讯模块 触摸屏 集水池 维修量 吸水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提升泵机系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集水池和吸水池的液位检测装置、PLC控制器、变频器、高效节能水泵、高效永磁同步电机;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于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于触摸屏;所述PLC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而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所述高效永磁同步电机与工频变频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工频变频切换装置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所述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安装于所述高效节能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泵设备效率高;机泵设备不易损坏、维修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污水提升泵机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一个能源消耗密集性的过程,由于能耗高,增加了运行成本,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困难,使得有些处理设施停止运行或减半运行。在污水处理厂的直接能耗中,主要是污水与污泥的提升及好氧生物处理供氧所耗用的电力,它们分别约占整个污水厂直接能耗的35%和40%。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为节省土建投资,一般都不设置容量巨大的调节池,只是在污水提升泵前设置污水集水池,提升泵是按照最大时的污水量进行选型的。由于城市生活污水量在全日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使污水提升泵在大部分时间里不能在高效区运行,水泵机组运行效率一般只在30%~50%。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提升系统大多采用的是潜污泵,在实际运行中效率很偏低,且基本上都处于粗放式管理,能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提升泵用电负荷占全厂用电负荷35%左右,耗能较高,节能空间很大,其中潜污泵高能耗能现状尤其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设备效率不高,目前污水提升系统大多采用潜污泵,而潜污泵不论国产还是进口,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只30%-50%左右。
二是因潜污泵都是位于水下安装运行,易损坏,维修量大。
三是系统负荷调节与转速控制不当,许多地方采用阀门来调节流量,使得截流功率损耗很大。
通常,靠泵出水阀门控制、变频器转速控制和泵的串、并联调节方式来满足泵站进污量和出水量的平衡。频繁的阀门控制、开启水泵串并联调节,使设备受损严重,而且操作强度大,不利于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污水提升泵机系统装置,其工作效率高、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提升泵机系统装置,其包括:液位检测装置、PLC控制器、变频器、高效节能水泵、高效永磁同步电机;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于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于触摸屏;所述PLC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而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所述高效永磁同步电机与工频变频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工频变频切换装置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所述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安装于所述高效节能水泵。
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有示警装置。
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超声波液位检测计。
进一步,所述高效节能水泵设置于污水液面之上,例如,所述高效节能水泵通过浮船而设置于污水液面之上。
进一步,所述高效节能水泵为高效立式混流泵。
进一步,所述通讯模块为GPRS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提水系统机泵设备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解决水泵、电机负载率低的问题。
2、根据设定给定集水池液位进行自动调节,能够充分根据负荷进行按需供水,并同时根据负荷调节调节电机转速,使系统处于高效低能耗状态,通过对水泵电机的全自动变频调速来实现恒液位,变流量的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威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威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径流集聚的截水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保温建筑模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