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耐压测试仪电压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1641.7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民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采集电路 耐压测试仪 电压采集信号 系统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 电路设计 应用 电路 节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耐压测试仪电压采集电路,采用全新系统电路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增加电路的抗干扰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靠和安全,获得更加精确的电压采集信号,并且整个电路设计与应用,有效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耐压测试仪电压采集电路,属于油耐电压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绝缘油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油断路器、充油电缆、电力电容器和油套管等高压电气设备中。在运行中,绝缘油由于受到氧气、高温度、高湿度、阳光、强电场和杂质的作用,性能会逐渐变坏,致使它不能充分发挥绝缘作用,为此必须定期地对绝缘油进行有关试验,以鉴定其性能是否变坏。绝缘油的质量与击穿电压有密切的关系。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是依照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国际IEC-156和国标GB507-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的要求,充分考虑国内外使用者的需求而研发的新一代全自动试油器,以单片机为主导,采用先设定后开机测试的方法,全部过程由微机自动运行控制,操作简单。操作分为全自动六次和全自动单次操作,具有自动升压测试、自动搅拌、自动处理、自动打印及数字显示和锁定技术等功能,读数直观,测量准确,测试过程安全可靠。
现有油耐压测试仪中的电压采集为,针对所采集电压信号,首先经AD转换,然后通过光耦隔离处理,最后再发送至至单片机进行处理,但是现有技术电路的抗干扰性差,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电路抗干扰性,更加可靠、安全,并且节约成本的新型油耐压测试仪电压采集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油耐压测试仪电压采集电路,用于将电压采集信号输送至油耐压测试仪中的单片机进行处理,包括分压整流电路、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反相积分电路和AD转换模块;其中,分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收电压采集信号,分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分别与反相积分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反极输入端相连接;反相积分电路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对接;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油耐压测试仪中单片机的输入端相对接;
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一运放器IC5、第15电阻R15、第22电阻R22、第25电容C25和线性光耦合器IC12;其中,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的输入端对接第15电阻R15的其中一端;第一运放器IC5接入供电电压;第15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对接第一运放器IC5的反相输入端、第25电容C25的其中一端、线性光耦合器IC12的负极反馈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线性光耦合器IC12的正极反馈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运放器IC5的正相输入端相对接,并接地;第一运放器IC5的输出端、第25电容C25的另一端、第22电阻R22的其中一端三者相对接;第22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线性光耦合器IC12的负极输入端相对接,线性光耦合器IC12的正极输入端接入供电电压;线性光耦合器IC12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即分别为积分及电压转电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压整流电路包括分压器J11、整流器IC11、第24电阻R24、第35电阻R35、第25电阻R25、第24电容C24、第31极性电容C31;其中,分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对接分压器J11的输入端,分压器J1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对接整流器IC11的两个输入端;整流器IC11的正极输出端分别对接第24电阻R24的其中一端、第35电阻R35的其中一端;第24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5电阻R25的其中一端、第31极性电容C31的正极、第24电阻R2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并对接分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整流器IC1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第35电阻R35的另一端、第25电阻R25的另一端、第31极性电容C31的负极、第24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民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民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