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氢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20818.1 | 申请日: | 201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熊思江;赵瑞昌;叶子申;赵维;张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支路 第三级 加氢站 进气口 氢气储罐 制氢系统 出气口 电力供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 加氢系统 氢气 第一级 加注 低成本 氢气源 充装 气压 连通 储存 | ||
1.一种加氢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供应系统、制氢系统和加氢系统;
所述电力供应系统与所述制氢系统相连,用于向所述制氢系统供电;
所述制氢系统具有用于储存氢气的第一级氢气储罐;
所述加氢系统包括加氢机、第一至第三级加氢支路,所述第一至第三级加氢支路的进气口端均与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至第三级加氢支路的出气口端均与所述加氢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至第三级加氢支路均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加氢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级加氢支路设有降压设备,所述第三级加氢支路设有增压设备,且满足:P1<P2<P3,其中P1为所述第一级加氢支路的出气口端的气压,P2为所述第二级加氢支路的出气口端的气压,P3为所述第三级加氢支路的出气口端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加氢支路包括串联的减压阀和第一支路截止阀,所述第二级加氢支路包括第二支路截止阀,所述第三级加氢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支路第一截止阀、第二级压缩机、第二级氢气储罐、第三支路第二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减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加氢机的进气口之间;
所述加氢站还包括:运输支路,所述运输支路与所述第一级加氢支路相连,且连接在所述减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之间,所述运输支路设有运输支路截止阀,所述运输支路用于向氢气运输设备充注氢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站具有第一加氢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加氢工作模式中,所述加氢站设置为所述运输支路截止阀保持关闭,并通过所述加氢机加注氢气,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开启、所述第二支路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三支路第二截止阀关闭,至压力平衡时切换至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二支路截止阀开启、所述第三支路第二截止阀关闭,至压力平衡时切换至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二支路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三支路第二截止阀开启至结束加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站具有第二加氢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加氢工作模式中,所述加氢站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路截止阀、所述第二支路截止阀、所述第三支路第二截止阀均保持关闭,所述运输支路截止阀开启,以通过所述运输支路加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系统包括:水电解制氢设备、氢气纯化设备、第一级压缩机、制氢截止阀和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所述电力供应系统用于向所述水电解制氢设备、所述氢气纯化设备、所述第一级压缩机供电,所述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出气口与所述氢气纯化设备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氢气纯化设备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级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级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制氢截止阀与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的进气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压缩机的工作压力为A,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的工作压力为B,所述第二级压缩机的工作压力为C,所述第二级氢气储罐的工作压力为D,满足:35MPa≤B≤A≤60MPa,70MPa≤D≤C≤90MPa,25MPa≤P1≤B≤9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氢气储罐包括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一级加氢支路的进气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级加氢支路的进气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级加氢支路的进气口端与所述第三出气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应系统包括:
发电装置;
整流配电设备,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整流配电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配电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制氢系统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制氢系统供电;
储能电站,所述整流配电设备与所述储能电站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8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