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导产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0356.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章武首;朱龙海;陈文立;金鹏康;荣懿;宋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程硝化反硝化 污水处理系统 前置缺氧池 厌氧池 诱导 硝酸盐 申请 短程硝化反硝化池 污水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装置 污泥浓缩池 技术优势 提升系统 脱氮效率 应用意义 反硝化 耗氧量 污泥 除磷 曝气 能耗 污水 一体化 上游 引入 配置 | ||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导产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厌氧池上游设置了前置缺氧池,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与部分待处理的污水引入前置缺氧池,减少了进入厌氧池的硝酸盐含量,提升系统的除磷效率;采用单独曝气的方式将短程硝化反硝化池配置到系统内,实现一体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耗氧量下降了25%,系统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下降了40%;本申请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对于污水处理装置提升脱氮效率,减少能耗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导产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氮污染对水体危害的严重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废水的生物脱氮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氮的循环,利用专性好氧硝化菌和兼性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氮转化为氮气逃逸到大气中去。传统的全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在废水脱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浓度的氨氮进水会抑制硝化菌的生长,硝化菌增殖速度慢引起总水力停留时间较长等问题。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由于具有降低能耗、节省碳源、减少污泥生成量、反应器容积小及占地面积省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的核心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酸阶段,然后进行反硝化。通常利用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动力学特性的固有差异,采用控制高温、低溶解氧、较高的pH、高氨氮负荷等对两类菌种的生长产生不同影响的方式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诱导产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诱导产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按污水流动方向顺次设置的: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好氧池、集水槽、沉淀池、清水池,所述沉淀池通过气提管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所述前置缺氧池之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连接有内回流管;所述前置缺氧池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厌氧池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沿污水流动方向,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单独曝气。
可选的,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的前端设有pH调节剂投加口,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的后端设有pH检测仪。
可选的,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的前端设有铵盐投加口。
可选的,所述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好氧池、集水槽、沉淀池、清水池、污泥浓缩池均设置在同一槽体内,所述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短程硝化反硝化池、好氧池均通过隔板分隔而成,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供污水流动的开孔;至少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池与好氧池之间的隔板位置可调节。
可选的,在污水流动方向上,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均设置多个,且相同反应池连续设置。
可选的,调节所述隔板位置的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的多对卡槽,多对所述卡槽沿污水流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板安装在其中一对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的进水量之比为1:9。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存放待处理污水的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厌氧池上游设置了前置缺氧池,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与部分待处理的污水引入前置缺氧池,减少了进入厌氧池的硝酸盐含量,提升系统的除磷效率;采用单独曝气的方式将短程硝化反硝化池配置到系统内,实现一体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耗氧量下降了25%,系统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下降了40%;本申请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对于污水处理装置提升脱氮效率,减少能耗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陕西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化微生物耦合除磷基质的净水装置
- 下一篇:双回流的组合式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