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8461.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6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壁 镜头模组 镜片 本实用新型 收容空间 承靠部 光轴 镜筒 像侧 光学部 内壁面 内表面 光学成像技术 玻璃镜片 间隔设置 弯折延伸 良品率 通光孔 坎合 收容 环绕 组装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本实用新型中,镜头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中的镜片,镜筒包括具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第一筒壁外侧朝像侧弯折延伸并与第一筒壁围成收容空间的第二筒壁,镜片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光学部、以及环绕光学部设置的承靠部,第一筒壁包括靠近像侧的内表面,承靠部坎合在内表面上,第二筒壁包括靠近光轴的内壁面,内壁面包括自内表面远离光轴的边缘沿远离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导正面,导正面与承靠部间隔设置,所述镜片为玻璃镜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能够提高镜片与镜筒的组装精度,从而提高镜头模组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中的镜片,由于镜片的外径精度很难保证,需要将镜片与镜筒坎合,镜片通过与镜筒坎合进行定位。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组装机画像识别精度低,导致在组装过程中镜片与镜筒组装发生偏斜,组装精度不高,镜头模组的良品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能够提高镜片与镜筒的组装精度,从而提高镜头模组的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镜片,所述镜筒包括具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外侧朝像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筒壁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二筒壁,所述镜片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光学部、以及环绕所述光学部设置的承靠部,所述第一筒壁包括靠近像侧的内表面,所述承靠部坎合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第二筒壁包括靠近光轴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包括自所述内表面远离光轴的边缘沿远离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导正面,所述导正面与所述承靠部间隔设置,所述镜片为玻璃镜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所述内壁面包括自所述内表面远离光轴的边缘沿远离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导正面,所述导正面与所述承靠部间隔设置,在镜片组装过程中,镜片靠近物侧的边缘接触导正面,抵持在导正面上逐渐滑入镜筒中,实现镜片的一次导正,然后再通过承靠部与内表面的坎合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保证镜片组装不发生偏斜,提高了镜片与镜筒的组装精度,极大的提高了镜头模组的良品率。
另外,所述承靠部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与所述物侧面相对设置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的周缘面,所述周缘面与所述导正面间隔设置。
另外,所述物侧面包括自所述周缘面靠近物侧的边缘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靠近光轴的边缘沿靠近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第二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表面靠近光轴的边缘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持在所述内表面上。通过设置自所述第一表面靠近光轴的边缘沿靠近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持在所述内表面上,即镜片与镜筒反坎合的方式,从而实现了镜片与镜筒的定位,提升了镜头模组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内表面包括自所述内壁面靠近物侧的边缘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四表面靠近光轴的边缘沿靠近光轴的方向朝像侧延伸的第五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五表面靠近光轴的边缘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六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持在所述第五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抵持在所述第四表面上,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六表面间隔设置。
另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均与所述光轴垂直。如此设置,增大了镜片的边缘厚度,从而保证了镜片的规则面型和尺寸,进一步提高了镜片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8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