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定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8108.5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前;谷林友;唐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杨桦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本体 钢柱 定位模具 夹持部 拆除 夹具 混凝土结构 吸附件 预留管 夹件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尺寸保持 道口位置 调整夹具 对称设置 两侧设置 模具周边 使用寿命 中空体 施工 预设 道口 养护 贯通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柱定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该模具本体为两端贯通的中空体,夹持部,该夹持部包括至少对称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底部两侧的两夹件,所述夹件底部两侧设置有吸附件,其中,在所述钢柱定位模具使用时,将所述模具本体放置于预留管道口位置处,而后根据钢柱的预设尺寸,于夹持部内分别设置夹具,定位后通过吸附件完成定位。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除,并且在拆除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拆除过程中对模具周边混凝土结构的损害,另外,根据不同预留管道口的施工尺寸的要求,调整夹具的尺寸,并保持夹具的宽度与模具本体的宽度之和与施工宽度尺寸保持一致,降低了拆除模具和养护混凝土结构的成本,并且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柱定位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住宅楼施工中,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的厨卫等管道密集的区域施工中,管道穿楼板的现象越发普遍。为了应对这样的现象,现有技术的高层施工中,会预留大量的管洞口,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通过预留的管洞口进行楼间管道的设置。
通常的,现有的常规施工方法一种是采用木模板制作方形盒,另一种是采用塑料模具固定位置。在长期的施工和实践中人们发现,上述方法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1)采用木模板制作方形盒,需要施工人员于施工现场就地制作,由于预留管洞口的数量较多,所以这样的制作方形盒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物料以制备大量的方形盒,并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拆除方形盒时,由于方形盒采用木模板制成,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这样使得方形盒的重复利用率极低,另外,当施工要求的预留洞口过小时,则相应规格的方形盒的拆除难度增大,且在拆除过程中容易损坏预留位置周围的混凝土结构;
2)采用塑料模具的方法,是在预留管洞口的位置放置塑料模具,塑料模具的拆除难度小,制备成本低,且运输较为轻便,相较于制备木模板的方法,在高层施工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料,但是,塑料模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和位移,甚至发生断裂等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后期的管道安置。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楼板管道预留模具,其是在预留管洞口放置预先制备好的模具,再在模具所在位置进行施工。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方式兼具了上述的木模板制作方形盒和塑料模具两种方式的优点,但人们在施工中也发现,上述的该种楼板管道预留模具,在拆除过程中极易损坏预留管洞口位置附近的楼板混凝土结构,另一方面,长期使用时,模具侧面上附着的混凝土日益增多,这样会使得模具的定位准确度难以保证,并进一步影响楼板钢柱的施工质量。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楼板钢柱施工时预留模具会在拆除过程中破坏周边的混凝土结构,且能够避免预留模具在拆除过程中影响预留洞口位置精度,并可以适应预留管洞口的不同施工尺寸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钢柱定位施工质量的钢柱定位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柱定位模具,所述的钢柱定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该模具本体为两端贯通的中空体;夹持部,该夹持部包括至少对称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底部两侧的两夹件,所述夹件底部两侧设置有吸附件,其中,在所述钢柱定位模具使用时,将所述模具本体放置于预留管道口位置处,而后根据钢柱的预设尺寸,于所述夹持部内分别设置夹具,定位后通过所述吸附件与施工表面吸附完成定位。
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可以设置有握持部。
优选地,包括多个夹片以及设置与所述多个夹片底部且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夹片的底片,多个所述夹片和所述底片围成所述夹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可以为多个。
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片具有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8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柱紧固件快速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