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形电缆通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6929.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霞;朱晓静;叶芳问;陶文婷;韦广斌;郭维平;童心;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廊 电缆 支架 本实用新型 通廊结构 巡视 长度方向间隔 支架长度方向 高压输电 钢梯 检修 节约 施工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V形电缆通廊结构,包括支架、并排设置于支架的顶面上并分别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电缆通廊与巡视通廊,设置在巡视通廊与地面之间的钢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为V形结构,对应V形结构处的电缆通廊呈V形电缆通廊。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节约检修和维护的时间及费用,且施工简单,经济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V形电缆通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66kV以上单芯电力电缆受到电缆制造长度限制,或电缆金属层非直接接地点感应电势不满足规定等情况下设置电缆中间接头,长距离的电缆线路甚至可能设计3单元的交叉互联接地以满足感应电压要求,因此电缆中间接头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此同时,因机械损伤、电缆过热绝缘击穿、电缆受潮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电缆接头故障率也较高。在常见的电缆通廊敷设中,电缆接头处的支架与常规支架没有区别,高压电缆在管廊上没有预留裕量的位置,常规设计时通常预留在起点终点的电缆夹层或电缆盘井处。当电缆接头故障发生后重新更换新设备时,高压电缆需要使用施工机械设备进行长距离的牵引,提高了检修和维护的费用及时间。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形电缆通廊结构。旨在解决电缆更换不便,维修维护成本偏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形电缆通廊结构,包括
支架、并排设置于支架的顶面上并分别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电缆通廊与巡视通廊,设置在巡视通廊与地面之间的钢梯;
所述的支架包括对称设在前后两侧并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支架立柱、连接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支架立柱的若干底部横梁、连接前后两侧相应两根支架立柱的顶部之间的连接梁;
所述的电缆通廊包括设在两侧并沿支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通廊把手、两端连接两侧通廊把手的若干支架横担、连接在支架横担的端部与底部横梁之间的若干管廊立柱,若干支架横担、若干管廊立柱分别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为V形结构,每个V形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支架立柱之间;对应每个V形结构处的电缆通廊呈V形,设置于支架的V形结构内,相邻的两个V形结构之间的电缆通廊内用于放置电缆的电缆接头部分。
所述V形结构外的底部横梁连接于支架立柱的顶端;
所述支架的V形结构为:对应V形结构处的底部横梁低于其余处的底部横梁,且两根呈倒八字形布置的斜梁的底端分别固定在该V形结构处的底部横梁上,两根斜梁的顶端分别连接相应处的两根支架立柱的顶部。
所述钢梯设在对应每个斜梁处。
所述的钢梯的倾斜角度与斜梁的倾斜角度一致。
若干所述支架横担上还设有用来放置电缆的电缆桥架。
对应电缆接头处的电缆通廊的地面下设有集中接地装置,对应集中接地装置处的一根支架立柱的近上部一侧设有电缆接地箱,电缆接地箱与集中接地装置之间采用接地扁钢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电缆在中间接头两侧预留适当的长度,满足重新更换设备时电缆就近牵引,节约检修和维护的时间及费用,且施工简单,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视角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6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pp电力管
- 下一篇:一种端面面积可调的管道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