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13964.1 | 申请日: | 201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策;汤科;卢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245;G02B6/25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毛细管 包层 芯径 石英玻璃光纤 本实用新型 传感探头 标准包 反射式 双光纤 涂覆层 探头 剥除 涂胶 平行 不锈钢保护管 产品一致性 外套不锈钢 传输距离 端面研磨 高温胶粘 工艺简化 光纤一端 远程传输 高温胶 抛光 纤芯 制备 固化 光纤 保证 配合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2根石英玻璃光纤包层外径相同,其和等于玻璃毛细管內径,平行穿在玻璃毛细管内,外套不锈钢保护管,高温胶粘接固定。较佳方案为包层外径为125μm,二芯径均为105μm,或者其一的芯径为105μm另一为62.5μm。本制备时光纤一端剥除涂覆层即得包层外径为125μm纤芯,涂胶后插入玻璃毛细管,再涂胶后加不锈钢保护管。待高温胶固化,端面研磨抛光。本实用新型的探头可远程传输信息,传输距离达数千米以上,标准包层外径和芯径的石英玻璃光纤穿在配合的玻璃毛细管内,保证2光纤平行。只需剥除涂覆层即得标准包层外径,工艺简化,保证了探头质量,产品一致性高,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光纤通信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光纤传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防爆、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已经广泛用于多种物理量的测量,例如位移、速度、温度,压力等等的测量。目前,反射式光纤传感探头主要为光纤束式和塑料双芯光纤式两大类。现有的这两类光纤传感探头信息传输距离仅为数米或数十米,无法用于远程信息传输。
石英玻璃光纤双芯反射式传感探头传输信息的距离长能满足远程信息传输,但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获得两光纤芯间一定的间距,需要用特种腐蚀材料对光纤包覆层进行腐融,以获得适当的外径,还需要专用装夹具拼接才能得到双芯平行的探头主体,费时费力,而且不易保证质量,无法取得理想稳定的性能。石英玻璃光纤双芯反射式传感探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难以达到理论性能,因此目前此种产品尚未能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两根相同或不同的标准尺寸外径和芯径的石英玻璃光纤,穿在玻璃毛细管内,外套不锈钢保护管,相互间有高温胶粘接固定,端面平齐并抛光。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包括2根石英玻璃光纤,平行穿在玻璃毛细管内,外套不锈钢保护管,光纤、玻璃毛细管和不锈钢保护管之间有高温胶粘接固定,光纤、玻璃毛细管和不锈钢保护管的一端齐平,为探头的抛光端面。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芯径不同或相同,剥除光纤表面的涂覆层、光纤包层的外径相同,且包层外径之和等于玻璃毛细管內径,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带有涂覆层的外径之和大于玻璃毛细管内径,玻璃毛细管外径等于或小于不锈钢保护管内径。
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有相同的包层外径和芯径,且为光纤的芯径大、包层薄的光纤。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的芯径为105μm,包层外径为125μm;所述玻璃毛细管內径为250μm。
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的包层外径相同、芯径不同,其一为光纤的芯径大、包层薄的光纤,另一为芯径小包层厚的光纤。所述2根石英玻璃光纤其一的芯径为105μm,包层外径为125μm,另一的芯径为62.5μm,包层外径为125μm。所述玻璃毛细管內径为250μm。
所述玻璃毛细管一端的内径扩大为喇叭口,以便插入光纤。
所述玻璃毛细管长度为4~10mm。所述喇叭口长度为玻璃毛细管长度的5~20%。
所述不锈钢保护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玻璃毛细管长度+(0~2mm)。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反射式双光纤传感探头制备时,光纤一端剥除涂覆层,光纤包层外涂上高温胶,2根只有包层的光纤一端插入玻璃毛细管,由于2根光纤的包层外径之和等于玻璃毛细管主体的内径,在玻璃毛细管内2根光纤平行于玻璃毛细管中心线;玻璃毛细管外壁涂胶后插入不锈钢保护管,二者中心线重合,插入的光纤伸出的玻璃毛细管一端与不锈钢保护管端平齐。高温胶固化后端面研磨抛光,该平面与玻璃毛细管中心线垂直。另一端的两根光纤定成尾纤,或者连接于光纤连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3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