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1400.4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书云;白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书云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建筑深基坑 大型高楼 建筑施工 排水结构 出水口 底端 电动推杆 活动槽 排水口 牵引绳 深基坑 支撑杆 卡槽 卡柱 排出 下端 预留 本实用新型 水源 防止堵塞 固定槽 过滤网 水管 堵塞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本体、牵引绳和第一流水管,所述深基坑本体的顶端两侧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间底端和固定杆相连接,且固定杆安装在活动槽内,所述牵引绳设置在固定杆的底端,且活动槽的底端两侧预留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卡柱,且卡柱和卡槽相连接,并且卡槽的下端预留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槽。该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不仅方便对内部的水源进行排出,防止堵塞,同时在出水口发生堵塞时,便于将内部的水源排出进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挖设的坑的深度大于5米一种用于集装水源的工程,目前很多楼盘的建设中经常需要对此挖设深基坑,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的建筑日益增多,因此深基坑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使用。
然而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在对深基坑内部的排水时经常遭遇堵塞,而且由于深基坑的深度,不便维修,同时对于堵塞后的深基坑无法将内部的水源排出。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深基坑内部的排水时经常遭遇堵塞,不便维修和无法将内部的水源排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本体、牵引绳和第一流水管,所述深基坑本体的顶端两侧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间底端和固定杆相连接,且固定杆安装在活动槽内,所述牵引绳设置在固定杆的底端,且活动槽的底端两侧预留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卡柱,且卡柱和卡槽相连接,并且卡槽的下端预留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柱,所述第一流水管设置在固定柱的外侧,且第一流水管和第二流水管相连接,所述深基坑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间安装有挡板,并且挡板和第二过滤网的预留孔相连接,所述预留孔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顶端,所述深基坑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污泵,且排污泵的底端和排污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槽构成滑动连接,且固定杆的横截面的直径和活动槽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形状设计为圆柱状,且第一过滤网的直径大于排水口的直径,并且排水口的距离深基坑本体底部的距离设计为10cm。
优选的,所述卡柱上升的距离高于排水口的最低位置,且卡柱和卡槽构成卡合安装拆卸结构,并且卡槽横截面的直径和卡柱的横截面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和固定槽为卡合连接,且固定柱和第一流水管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形状设计为“工”形,且挡板的底部和排水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不仅方便对内部的水源进行排出,防止堵塞,同时在出水口发生堵塞时,便于将内部的水源排出进行维修;
(1)将固定杆在活动槽内进行上下活动,便于将内部的水源通过排水口排出,同时通过第一过滤网的设计防止内部发生石块的堵塞,同时排出口距离的设计,防止淤泥进入;
(2)将卡柱卡在卡槽内,便于对固定杆进行固定,同时固定杆通过牵引绳和固定槽两侧连接,便于通过固定杆将卡槽拉出,对内部进行清理,防止长久下去发生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书云,未经孙书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1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灌浆孔探孔设备
- 下一篇:小平面基坑逆作快速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