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0414.4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柱;于德如;吴真真;范士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玉柱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锚块 主梁 千斤顶 地基承载力 检测装置 连接链 次梁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试验桩 堆载 对称设置 钢筋连接 试验数据 装置成本 两端部 锚桩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次梁、加载主梁、锚块、连接链、连接器、试验桩和千斤顶;其中,所述次梁顶部用于放置堆载,所述次梁设置于所述加载主梁顶部,所述加载主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顶部,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试验桩顶部;所述锚块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锚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加载主梁的两端部,所述连接链一端与所述锚块连接,所述连接链另一端通过连接器与锚桩上的钢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能够减少堆载的使用量,装置成本低,且操作快捷灵活,试验数据较为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因设计或者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及破坏,甚至是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建筑既有地基基础结构开裂、承载力不足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现象,严重影响构筑物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从而不得不考虑结构的修复以及加固问题。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建筑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改造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已有的建筑室内外两侧或者结构柱四周增设加固基桩,是一种提高既有建筑地基承载力和控制沉降常见的加固方法。
检测地基的承载力,即指检验地基中基桩所能承受的力,现有检测方法为:将千斤顶放置于试桩上端,在千斤顶上端放置承重装置,并在承重装置上堆放特定重量的配重混凝土块,在承重装置与地面之间放置支墩水泥桩,用于支撑承重装置,这种堆载法是利用混凝土块的自重提供加载反力,在大吨位基桩静载试验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堆块,使得堆载高度增大、重心上移,因而要求吊装精度较高,且耗费时间较长;而且,在大吨位载荷的反力下,千斤顶在对试装施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桩轴线不重合,桩体受力出现偏心受压,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提供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解决堆载法中存在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减少堆载的使用量,防止桩体受力出现偏心受压,精确试验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次梁、加载主梁、锚块、连接链、连接器、试验桩和千斤顶;其中,所述次梁顶部用于放置堆载,所述次梁设置于所述加载主梁顶部,所述加载主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顶部,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试验桩顶部;所述锚块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锚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加载主梁的两端部,所述连接链一端与所述锚块连接,所述连接链另一端通过连接器与锚桩上的钢筋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承压板、承压调平脚螺旋和桩头承压护筒,所述承压板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底部,所述桩头承压护筒套设于所述试验桩顶部,所述承压调平脚螺旋连接于所述承压板与所述桩头承压护筒之间,且所述承压板顶部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条式水平仪。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千斤顶并联,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点固定于所述承压板顶部。
优选地,所述锚块为立方体,两个所述锚块上相对设置有主梁安装孔,所述加载主梁两端穿装于所述主梁安装孔内,并伸出于所述锚块外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链包括多个串联的连接单元,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链体、第二链体、连接板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链体和所述第二链体相间开,两边分别置有相对称的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经所述连接板顶部和底部的螺栓孔内穿装的连接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由连接体和锚固头构成,所述连接体上部开有长形凹槽,所述锚固头呈上粗下细的圆形或方形结构,所述锚固头置于所述长形凹槽底面上,所述锚固头中心有钢筋固定孔,所述锚桩上的钢筋穿装所述钢筋固定孔内,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锚桩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加载主梁为箱型梁,所述加载主梁的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竖向排练设置的加强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玉柱,未经范玉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0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