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熔管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0259.6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顾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陆管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帽 接线电极 电熔 帽体 溶胀槽 堵头 头套 本实用新型 电热丝 帽顶 熔化 结构稳定 受热变形 外部管件 一体成型 有效补偿 变形量 加强层 热熔 熔接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熔管帽,包括帽体和帽顶,所述帽顶与帽体一体成型,所述帽体内设置有电熔层和加强层,所述电熔层上设置有接线电极和电热丝,所述接线电极外设置有保护套,所述帽体上设置有溶胀槽,所述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套接在所述保护套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帽体上设置有溶胀槽,当电热丝工作时,管帽内部开始熔化,管帽与外部管件熔接过程中,管帽会受热变形,溶胀槽可有效补偿管帽热熔过程中的变形量,使得管帽的结构稳定,并且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套接在所述保护套内,第一堵头能有效的防止外部灰尘和杂质进入到接线电极上,影响接线电极的正常使用,提高接线电极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熔管件,具体涉及一种电熔管帽。
背景技术
管帽是目前多数部分室外器材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合成树脂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塑料管被广泛应用来代替传统的铸铁管、钢管、水泥管,它以独特的强度和刚性、水力特性、密封性、使用寿命和耐腐性、简便铺设施工成为市场不可缺少的管材,由于塑料管材内壁内壁光滑、阻力小,常见堵塞方法利用塞头堵塞管口,或用钳夹扁拗弯管口并用密封胶密封,但这些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以此电熔管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电熔管帽需要通电,将管帽与管件通过热熔熔接为一体,在热熔过程中,需要给管帽接通外部电源,由于管帽中的接线电极大部分是裸露在外,容易造成损坏,造成接线电极无法正常的与外部电源接通,因此造成热熔过程可能中断,工作稳定性低,热熔过程中断,使得管帽与管件的熔接不够可靠,需要重新更换管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同时会造成管帽和管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电熔管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熔管帽,包括帽体和帽顶,所述帽顶与帽体一体成型,所述帽体内设置有电熔层和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位于电熔层外侧,所述电熔层上设置有接线电极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接线电极相连接,所述接线电极外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帽体一体成型,所述帽体上设置有溶胀槽,所述溶胀槽位于所述保护套的左端,所述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套接在所述保护套内,由于帽体上设置有溶胀槽,所述溶胀槽位于所述保护套的左端,当电热丝工作时,管帽内部开始熔化,管帽与外部管件熔接过程中,管帽会受热变形,溶胀槽可有效补偿管帽热熔过程中的变形量,使得管帽的结构稳定,其优点是稳定性高,并且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套接在所述保护套内,第一堵头能有效的防止外部灰尘和杂质进入到接线电极上,影响接线电极的正常使用,提高接线电极的使用可靠性,其优点是可靠性高。
优选地,所述帽体上还设置有观察孔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套接在观察孔内,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帽体中部,由于第二堵头套接在观察孔内,当电阻丝工作时,管件内部开始熔化熔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孔来观察管件内部的熔化程度,当不需要观察时,将第二堵头套接到观察孔中,第二堵头可以防止内部熔化的管件从观察孔喷出,从而给使用人员带来不便,其优点是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堵头为橡胶堵头,由于第二堵头为橡胶堵头,橡胶堵头具有很高的弹性、很好的机械强度性能和很好的耐磨性,经久耐用,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为橡胶堵头,由于第一堵头为橡胶堵头,橡胶堵头具有很高的弹性、很好的机械强度性能和很好的耐磨性,经久耐用,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为金属加强层,由于加强层为金属加强层,金属加强层受热不易变形,能有效的保持管帽在受热熔化时的结构强度,其优点是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陆管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陆管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0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