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拆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9976.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7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宾;李凤杰;梁永斌;李孟强;王勇;龚剑影;李云鹏;王雨;王泽钊;齐同林;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结构 混凝土结构 框架结构 承托面 支撑框 气枪 拆模装置 浇筑口 浇筑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 压缩气体 拆模 承托 充气 扣设 浇筑 连通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模装置,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顶部形成有支撑框,支撑框形成有脱落口,框架结构的底部形成有承托面,承托面位于支撑框的下方、且为水平面;顶部扣设于框架结构的支撑框上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的顶部形成供浇筑混凝土结构、且对应于脱落口的浇筑口,模板结构内部形成混凝土结构的浇筑空间,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小于脱落口的面积;以及可提供压缩气体的气枪,气枪连通于模板结构的底部,通过气枪向模板结构的内部充气,使得模板结构内的混凝土结构和模板结构相互分离,且混凝土结构从浇筑口脱离模板结构,并通过脱落口落置于承托面,从而实现拆模,承托面为水平面,能承托住混凝土结构,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夹角撞击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拆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模板结构的浇筑口向模板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之后需要进行拆模施工。
现有技术的脱模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模板和混凝土结构完全分离,模板拆卸困难,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严重撞击而缺棱少角,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拆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模过程中模板拆卸困难,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严重撞击而缺棱少角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形成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形成有脱落口,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形成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下方、且为水平面;
顶部扣设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支撑框上的模板结构,所述模板结构的顶部形成供浇筑混凝土结构、且对应于所述脱落口的浇筑口,所述模板结构内部形成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脱落口的面积;以及
可提供压缩气体的气枪,所述气枪连通于所述模板结构的底部,通过所述气枪向所述模板结构的内部充气,使得所述模板结构内的混凝土结构和所述模板结构相互分离,且所述混凝土结构从所述浇筑口脱离所述模板结构,并通过所述脱落口落置于所述承托面,从而实现拆模。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设置了一个框架结构,用于放置模板结构。模板结构的与所述底板相对的顶板形成供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口,在脱模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从模板结构的浇筑口中取出,从而脱离模板结构。通过将模板结构放置于支撑框上,使得模板结构的浇筑口朝下,底板朝上设置。将气枪连通于气枪孔并对模板结构充气,从而将对模板结构内的混凝土结构从浇筑口向下推出,直到混凝土结构掉落于承托面上,从而实现脱模。由于此过程中,承托面能够很好的承托住混凝土结构,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夹角撞击而损坏,从而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结构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气枪连通的气枪孔,所述气枪孔在浇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封堵有盖体。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两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框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之间横向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形成所述承托面。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凸伸出所述支撑框,形成限位端,所述限位端挡设于所述模板结构对应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为竖向设置的角钢,所述角钢的顶部的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翼板贴设于所述模板结构对应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拆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框和所述承托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9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三段立体养生炉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输送管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