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8693.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安少锋;张进学;押玉荣;王晓磊;李小亚;李兴美;岳明召;王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气泡发生器 催化单元 塔体 催化氧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臭氧利用率 催化剂箱 出水口 微气泡 侧壁 臭氧 循环管路出口 气液混合泵 气液混合物 环保工程 技术难题 上方塔体 水平设置 塔体侧壁 下出水口 下进水口 循环管路 有效解决 纵向间隔 混合泵 进水口 输出端 两层 支架 污水处理 架设 体内 | ||
1.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塔体(3),给塔体(3)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9),给塔体(3)提供催化剂的催化单元,塔体(3)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包括开设于塔体(3)侧壁上方及下方的上进水口(20)、下进水口(12),出水口包括侧壁上方及下方的上出水口(4)、下出水口(9);臭氧发生器(19)通过气液混合泵(17)将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输送至微气泡发生器(13),微气泡发生器(13)的输出端接塔体(3)下方的微气泡发生器循环管路入口(14),催化单元采用纵向间隔且水平设置的至少两层催化剂箱(6),催化剂箱(6)通过支架(7)架设于塔体(3)内,位于催化单元上方塔体(3)侧壁开设的微气泡发生器循环管路出口(16)接气液混合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3)内部下方设有曝气盘(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3)底部侧壁设有排空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混合泵(17)的输出经气液分离器(18)接微气泡发生器(13)的输入端,气液分离器(18)将分离的气液混合物逸出的大气泡输出至气液混合泵(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3)顶部及侧壁设有透明窗(1)、观察窗(5)及排气阀(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出水口(4)呈倒置的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箱(6)包括由表面开设有微孔(6C)的筛板(6A)组成的中空腔体,开设于筛板(6A)表面的封盖(6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两侧或上表面的筛板(6A)上固定有提手(6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腔体的边角处设有加强筋(6E)。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13)包括两端开设有入口及出口的主管(13E),主管(13E)的入口接气液混合泵输出端,主管(13E)的入口通过第一文氏管(13B)接气液混合泵输出端,主管(13E)的出口通过第二文氏管(13F)输出,第一文氏管(13B)及第二文氏管(13F)自外向内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段、收缩段、喉道及扩散段,主管(13E)内固定有与物料行进方向同向的螺旋叶片(13C),螺旋叶片(13C)上设有开孔(13G),开孔(13G)孔径沿径向自内向外依次减小,孔径为0.5mm-2.5mm,同一径向上相邻的开孔(13G)间距为0.8mm-5mm,环向上相邻的开孔(13G)间距为0.8mm-5mm,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开孔(13G)等角度间隔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管(13E)内壁与螺旋叶片(13C)外侧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3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螺旋叶片(13C)的间距自主管(13E)入口至出口依次减小,相邻螺旋叶片(13C)的间距为200mm-5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13E)内沿轴线设置有分水轴(13D),分水轴(13D)与主管(13E)内壁之间固定有螺旋叶片(13C),螺旋叶片(13C)内侧与分水轴(13D)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嘉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86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微汽泡臭氧反应装置
- 下一篇:旋转式滗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