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6918.9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金;孙太飞;何超;潘敏杰;邓雪红;邓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市星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F01P1/06;F01P5/02;F01P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进气管 涡轮外壳 液压缸 涡轮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电动推杆 散热效果 套板 推板 进气口 底部内壁 散热功能 上端固定 使用寿命 涡轮转速 转动连接 侧外壁 驱动轴 上表面 增压腔 增压 面径 外壁 冷却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包括涡轮外壳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涡轮外壳的一侧外壁,所述液压缸的上方设有废气进气管,且废气进气管与涡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板,且套板固定连接在废气进气管的底部内壁,所述涡轮外壳的前侧外壁转动连接有执行器驱动轴。本实用新型中的执行器涡轮具有很好的冷却和散热功能,大大延长涡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缩小废气进气管的进气口面积,改变增压腔的面径比值,使得发动机低速时,涡轮转速得到提高,大大增加增压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增压系统中,具备增压机,该增压机将设在内燃机的进气流路中的压缩机叶轮与设在排气流路中的涡轮叶轮以旋转轴予以连结。增压系统中,通过使内燃机的排气作用于涡轮叶轮,从而将排气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旋转轴的轴输出,通过该轴输出来驱动压缩机叶轮旋转,以对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增压。涡轮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不过,现有的涡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执行器涡轮的散热效果不佳,从而降低了涡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发动机低速时,不能很好的提高涡轮转速以增加增压压力,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执行器涡轮,包括涡轮外壳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涡轮外壳的一侧外壁,所述液压缸的上方设有废气进气管,且废气进气管与涡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板,且套板固定连接在废气进气管的底部内壁,所述涡轮外壳的前侧外壁转动连接有执行器驱动轴,所述涡轮外壳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执行器驱动轴靠近散热风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涡轮轴套,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执行器驱动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铝片,所述散热铝片远离散热风扇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石墨片,所述散热石墨片远离散热铝片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远离散热石墨片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冷片,所述导冷片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冷风扇。
优选的,所述涡轮外壳的后侧外壁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执行器驱动轴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涡轮叶片。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且液压缸、半导体制冷片、导冷风扇和散热风扇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气进气管靠近推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废气进口,且废气进口的形状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涡轮外壳的内部设有增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液压缸、电动推杆、推板和套板,可以缩小了废气进气管的进气口面积,从而改变增压腔的面径比值,使得发动机低速时,涡轮转速得到提高,进而大大增加增压的压力;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散热风扇、散热铝片、散热石墨片、半导体制冷片、导冷片和导冷风扇,可以对执行器涡轮进行很好的冷却和散热,进而大大延长涡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执行器涡轮具有很好的冷却和散热功能,大大延长涡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缩小废气进气管的进气口面积,改变增压腔的面径比值,使得发动机低速时,涡轮转速得到提高,大大增加增压的压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市星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市星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6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缸直列柴油机双增压并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柴油机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