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负压给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6616.1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强;彭和琼;马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大方正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 固定环 上端 连接盖 无负压给水设备 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 拉力传感器 上下移动 移动活塞 出气口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负压给水设备,包括负压消除桶,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上端外侧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上端设有上端连接盖,上端连接盖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相互对应,所述上端连接盖的中间设有出气口,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连接使得上端连接盖与负压消除桶连接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移动活塞头在负压消除桶内上下移动来消除负压,且通过拉力传感器可以来检测出负压消除桶中负压状况,使得设备使用寿命更长,该无负压给水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消除负压的状况,而且使得设备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使用电子元件少,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负压给水设备。
背景技术
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主要使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但是现有的无负压给水设备结构复杂,并且安装不便,而且在设备上设置了许多电子元件,因此设备容易损坏,因此会给人们增加许多的维护的费用,且使用寿命短,为人们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负压给水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消除负压的状况,而且使得设备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使用电子元件少,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负压给水设备,包括负压消除桶,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上端外侧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上端设有上端连接盖,上端连接盖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相互对应,所述上端连接盖的中间设有出气口,且上端连接盖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移动活塞头,移动活塞头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一侧下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负压消除桶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增压水泵,增压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负压消除桶的下端进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口与三通导管的第一端连接,且三通导管的第二端与水压表的进口连接,三通导管的第三端与外部用水管的进口连接,增压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外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和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连接环相互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表面边缘处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设有封闭环,封闭环的外侧与负压消除桶的内侧之间设有橡胶封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闭环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凹槽,且移动活塞头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与连接凹槽对应的环形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门,电磁阀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无负压给水设备上设置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连接使得上端连接盖与负压消除桶连接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移动活塞头在负压消除桶内上下移动来消除负压,且通过拉力传感器可以来检测出负压消除桶中负压状况,使得设备使用寿命更长,该无负压给水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消除负压的状况,而且使得设备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使用电子元件少,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连接盖、2第一固定环、3负压消除桶、4电磁阀门、5进水管、6增压水泵、7三通导管、8水压表、9第二固定环、10连接管、11连接环、12封闭环、13移动活塞头、14拉力传感器、15连接板、16伸缩杆、17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大方正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大方正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6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错峰二次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