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熔铝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6091.1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赵丽丽 |
地址: | 34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顶部 引导槽 承接槽 取液口 本实用新型 回流机构 改进型 回流槽 熔铝炉 支撑杆 炉体 连通 径向向外延伸 向下倾斜设置 底部连接 弧形结构 环绕设置 径向设置 炉体表面 炉体侧壁 倾斜设置 位于炉体 外侧壁 组截面 两组 铝液 圈围 回收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熔铝炉,包括炉体及设置在炉体顶部的取液口,其中炉体顶部边沿环绕设置一圈围边,所述炉体顶部表面朝取液口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其中位于围边内侧倾斜的炉体顶部表面上还径向设置有多组截面呈弧形的回流槽,且任意相邻的两组回流槽之间的炉体表面截面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开设在炉体顶部表面上的引导槽及位于炉体外侧壁正对于引导槽的承接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与取液口连通,该引导槽的另一端径向向外延伸并与承接槽连通,所述炉体侧壁倾斜设置有支撑杆,其中支撑杆的顶端与承接槽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还能有效的回收外溢铝液,以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融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熔铝炉。
背景技术
熔铝炉是根据铝熔炼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炉,它能很好地满足铝熔炼工艺中:合金成份要求严,单炉容量较大等要求,达到了降低消耗,减小烧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功效,适用于间歇作业,配合金及回炉料多的熔炼。一些生产企业由于成本原因,熔铝炉较为简易,取料仍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在拿勺子舀出铝水时,容易因为手臂抖动造成铝水外溢,滴落在炉体表面形成铝凝块,造成较大浪费。
如公开号为CN205403478U的一种简易熔铝炉,其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该设备在出料时,用勺子舀出铝水时,容易因为手臂抖动造成铝水外溢,滴落在炉体表面形成铝凝块,而它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回流槽将铝水引导回熔铝炉内,但是工人在舀出铝水时很难保证从勺子溢出的铝水刚好掉落到回流槽内,假如铝水掉落到炉体顶部的其他地方,由于炉体顶部是水平的,那么铝水就很难通过回流槽回流到炉体内;2、在将熔炼炉内的溶液舀出时一般会在熔炼炉一侧放置装载容具用于装载所舀出的液体并转运至下一工序处,而当舀出液体的工具在从炉体顶部正上方处于移动至装载容具正上方时,可能由于手臂有较轻的晃动,导致工具中装的液体溢出,其中由于装载容具与炉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那么在上述过程中溢出的液体无疑会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型熔铝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改进型熔铝炉,包括炉体及设置在炉体顶部的取液口,其中炉体顶部边沿环绕设置一圈围边,所述炉体顶部表面朝取液口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其中位于围边内侧倾斜的炉体顶部表面上还径向设置有多组截面呈弧形的回流槽,且回流槽其中一端与取液口连通,任意相邻的两组回流槽之间的炉体表面截面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开设在炉体顶部表面上的引导槽及位于炉体外侧壁正对于引导槽的承接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与取液口连通,该引导槽的另一端径向向外延伸并与承接槽连通,所述炉体侧壁倾斜设置有支撑杆,其中支撑杆的顶端与承接槽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围边上设置有正对于引导槽的缺口,其中引导槽位于缺口内的炉体顶部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承接槽与炉体之间为一体设置,其中承接槽与引导槽表面上均覆盖有纳米陶瓷层。
优选的,所述取液口为喇叭状,且取液口开口处与炉体顶部表面之间设置有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引导槽与承接槽的开口之间构成一组呈喇叭状的液体流通通道,其中该液体流通通道的最小开口端与取液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舀出炉体内的液体时所滴落在炉体表面的铝水要么滴落至回流槽内,要么就滴落至两组相邻回流槽之间的炉体表面上,但是由于任意相邻的两组回流槽之间的炉体表面截面均呈弧形结构的关系,那么掉落至该处的铝水也会沿着其弧形表面流至对应的回流槽内,并沿着回流槽流至取液口处从而回流到炉体内以节约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6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含铜材料冶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