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4296.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视器 棒体 线缆 棒体端 查看装置 监视屏 端头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处理措施 方向设置 可拆卸的 通信管道 尾端延伸 线缆连接 轴向延伸 尾端 疏通 堵塞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包括:棒体,沿其轴向延伸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监视器线缆,且所述监视器线缆的尾端延伸出所述棒体的后端;棒体端头,其设置于所述棒体的前端;所述棒体端头连接于所述监视器线缆;监视器端头,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棒体端头远离所述棒体的一端;所述监视器端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监视器线缆连接的监视器;监视屏,其连接于所述监视器线缆的尾端。其通过在棒体设置监视器线缆,并设置监视器端头和监视屏,实现了对管道内的堵塞情况的监控,方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便于通信管道孔疏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市区通信工程的通信管道都采用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这类通信管道在修建过程中,水泥管道、塑料管道的接口处可能由于密封不严而有泥土进入到管道中,造成管孔被堵住,无法使用;水泥管道、塑料管道还有可能由于接口处错位,影响管道的畅通;水泥管道、塑料管道还有可能在两个人孔的中间部位被周围其他硬物压破,而造成泥土流入,无法使用;水泥管道、塑料管道还有可能由于坡度系数不符合要求,在人孔或手孔内的管口未封堵严密的情况下,使得带有泥浆的水流入管道,长时间以后,这种泥浆中的水蒸发掉,剩余的泥土把管孔堵住。
传统的穿管器为弹性材料外涂保护层,在通信管道孔试通时,只能利用其弹性强的特点,可以顺畅地把穿管器从畅通管道孔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再把清刷管道孔所需的器具或牵引光缆所需的铁线,从畅通管道孔的一端牵引到另一端;还可以在遇到上述原因导致不通的通信管道孔时,按照穿入的棒体长度,大概判断不通管道孔障碍点的大概位置。传统的穿管器,其功能比较单一。
在通信管道光缆工程中,上述各种情况都会造成管道孔不通。不同原因造成的管道孔不通,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如何判断管道孔不通的原因,在目前通信管道光缆工程施工中一直是一个难题。施工人员在试通通信管道孔时,发现有不通的通信管孔,施工人员一般只能尝试采用穿管器努力试通;实在通不过去的管孔,施工人员使用穿管器采用上述方法大概判断不通管道孔的位置,然后在不通的位置挖开管道上面的覆土,查看管道不通的原因,再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因各种原因无法开挖,造成了管孔报废而不能正常使用,使得市区内宝贵的通信管道资源被白白浪费,给通信运营商造成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实现了对管道内的堵塞情况的监控,方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便于通信管道孔疏通。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包括:
棒体,沿其轴向延伸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监视器线缆,且所述监视器线缆的尾端延伸出所述棒体的后端;
棒体端头,其设置于所述棒体的前端;所述棒体端头连接于所述监视器线缆;
监视器端头,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棒体端头远离所述棒体的一端;所述监视器端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监视器线缆连接的监视器;
监视屏,其连接于所述监视器线缆的尾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中,所述棒体沿径向方向分为内层和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套设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层外部;所述监视器线缆穿设在所述内层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监视器的管道内查看装置中,所述棒体端头包括与所述棒体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棒体由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固定部内,并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活动部设置为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圆柱状,所述活动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监视器端头通过螺纹与所述活动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4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