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分配电路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3085.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更新;潘福中;邬学建;王鹏;吴旭峰;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回路 预充电路 电源分配电路 充电继电器 放电继电器 充电接口 第一开关 放电回路 放电接口 高压回路 电池 电池包 电子电器领域 本实用新型 车辆行驶 绝缘故障 开关组成 相对独立 行驶过程 单点 断开 电路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器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源分配电路及电池包。所述电路包括:电池、放电继电器、第一预充电路、放电接口、第一开关、充电继电器、第二预充电路、充电接口和第二开关。所述电池、放电继电器、第一预充电路、放电接口、第一开关组成放电回路,所述电池、充电继电器、第二预充电路、充电接口、第二开关组成充电回路。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相对独立,因此在行驶过程中,当充电回路断开时,充电回路就不会和高压回路有所接触,避免了发生轻微碰撞时,充电回路接触到高压回路造成的单点绝缘故障,使得车辆行驶时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分配电路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以其节能和清洁的优点,成为了目前汽车工业着重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电动汽车中,其动力装置电池包是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电池包中包括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负极相连,通过连接充电继电器或者连接放电继电器,能够在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之间进行切换。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充电回路直接与整个电池包的高压部分有连接的状况。在通常的车辆布置设计中,车载充电器OBC布置在前舱,当有出现了轻微的碰撞后,高压部分对车身部分会存在单点绝缘的故障,而对于整车的控制系统设计而言,整车的动作策略是绝缘故障会限制整车的下一次上电。且在单点绝缘故障发生时,虽然不会发生直接的危险,但是在电池正负极对车身之间均会有一个电压,两电压之和为母线电压。如果人员同时接触动力电池的一极和车身,就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同时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而言,在现有技术方案的之中,充电回路中并未设置有预充上电的控制措施,因此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的预充控制过程,很难保证整车和车载充电机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碰撞时充电回路容易接触高压回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源分配电路及电池包,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源分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池、放电继电器、第一预充电路、放电接口、第一开关、充电继电器、第二预充电路、充电接口和第二开关;
所述电池、放电继电器、第一预充电路、放电接口和第一开关组成放电回路,所述电池正极与放电继电器及第一预充电路均连接,所述放电继电器与第一预充电路并联,所述放电接口与放电继电器及第一预充电路均连接,所述放电接口还连接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连接电池负极;
所述电池、充电继电器、第二预充电路、充电接口和第二开关组成充电回路,所述电池正极与充电继电器及第二预充电路均连接,所述充电继电器与第二预充电路并联,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继电器及第二预充电路均连接,所述充电接口还连接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电池负极。
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相对独立设置,在车辆行驶时,放电回路接通,而在充电回路中,第二开关断开时,充电回路不会接通,因此可以保证在车辆行驶中,充电回路不会连接到高压回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充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预充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电池正极及放电继电器均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放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充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预充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与电池正极级充电继电器均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分配电路还包括充电保险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3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语音提醒功能的快充移动电源
- 下一篇:充电电路和铅酸蓄电池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