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3010.2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强鹏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丝 螺旋凹槽 屏蔽套筒 管体 加热装置 安全锅炉 呈螺旋状 电磁信号 管体外壁 嵌设 外壁 屏蔽电磁信号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管体外部 加热效果 加热性能 间隔布设 流通电流 受热均匀 布设 外部 固设 屏蔽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电阻丝和屏蔽套筒,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凹陷于管体的外壁所设置,电阻丝嵌设于螺旋凹槽内,屏蔽套筒套设于管体上,电阻丝位于屏蔽套筒与管体之间,屏蔽套筒用于屏蔽电磁信号。由此,通过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螺旋凹槽来固设电阻丝的安装位置,以使电阻丝嵌设于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内,进而防止相邻的电阻丝距离过近或相接触,提高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能,间隔布设且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可保证电阻丝均匀布设于管体外壁上,以使其受热均匀,套设于管体外部的屏蔽套筒可屏蔽外部电磁信号,防止电阻丝内所流通电流受外部电磁信号所干扰,进而稳定其加热性能,保证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式加热器广泛应用在锅炉加热领域。电阻(又称电阻丝)是电阻式加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当其电阻与外部电源相连通时,通过电流流过电阻时所产生的热量对液体进行加热。但在现有的电阻式加热器中,套设在管体外部的电阻丝其缠绕凌乱,若相邻的电阻丝相互靠近或处于抵接,将导致电阻丝发生短路,导致发生安全隐患,且套设在管体外部的电阻丝易受外部电流或磁场的影响,影响对管体的加热稳定性,再者,凌乱布设的电阻丝会影响加热均匀性,影响加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以实现对套设于管体上的电阻丝有序且均匀布设,提高锅炉加热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和对液流的加热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电阻丝和屏蔽套筒,所述电阻丝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凹陷于所述管体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内,所述屏蔽套筒套设于所述管体上,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屏蔽套筒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屏蔽套筒用于屏蔽电磁信号,所述屏蔽套筒为纯铜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口用于流入液流,所述输出口用于输出液流。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凹槽沿所述输入口指向所述输出口的方向呈螺旋布设。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电阻丝和屏蔽套筒,所述电阻丝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凹陷于所述管体的所述外壁所设置,所述螺旋凹槽间隔布设,所述电阻丝嵌设于所述螺旋凹槽内,所述屏蔽套筒套设于所述管体上,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屏蔽套筒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屏蔽套筒用于屏蔽电磁信号。由此,通过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螺旋凹槽来固设电阻丝的安装位置,以使电阻丝嵌设于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内,进而防止相邻的电阻丝距离过近或相接触,限制电阻丝位于特定位置,提高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能,间隔布设且呈螺旋状的螺旋凹槽可保证电阻丝均匀布设于管体外壁上,以使其受热均匀,保证对管体内液流的加热性,套设于管体外部的屏蔽套筒可屏蔽外部电磁信号,防止电阻丝内所流通电流受外部电磁信号所干扰,进而稳定其加热性能,保证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锅炉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锅炉加热装置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设置屏蔽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锅炉加热装置,包括管体10、电阻丝20和屏蔽套筒30,所述电阻丝20在电流流经时用于发出热量,以实现对管体10内流经液流的加热,所述管体10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体10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11和输出口12,所述输入口11用于流入液流,所述输出口12用于输出液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强鹏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强鹏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3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