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02238.X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印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挡壁 隔离组件 边框 扬声器箱 隔离件 断口 下盖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抵接 卡槽 上盖 贴设 通孔 低频声学 发声单体 凹陷 插设 覆盖 围壁 分隔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上盖、下盖、发声单体、第一透气隔离件和透气隔离组件;透气隔离组件包括边框和贴设固定于边框的第二透气隔离件;上盖向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挡壁,下盖向上盖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壁,第一挡壁抵接于第二挡壁并共形成围壁,第一挡壁包括第一段和由第一段延伸的第二段,第一段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第一透气隔离件贴设固定于第一段且覆盖通孔;第二段设有将其分隔为两部分的断口以及由第二段的靠近断口的两端凹陷形成的两个卡槽,透气隔离组件通过边框的相对两端插设于两个卡槽内,透气隔离组件抵接于下盖且覆盖断口。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低频声学性能优且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挡壁以及由所述下盖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挡壁,所述第一挡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壁共同形成围壁,利用该围壁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围壁开设连通所述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的所述通孔,并利用透气隔离件盖设该通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形成DBASS虚拟声腔,从而有效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中,由于壳体周边环境是复杂的,在采用滑块抽芯注塑工艺成型所述透气隔离件时,若壳体外侧局部有线槽、卡扣等特征,这些特征需保持在上盖上,无法反拆到下盖上,则利用滑块抽芯注塑工艺注塑mesh就无法实现。该方案受扬声器箱结构空间限制较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频声学性能优且可靠性好的扬声器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上盖、盖设于所述上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第一透气隔离件以及透气隔离组件;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包括边框和贴设固定于所述边框的第二透气隔离件;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挡壁,所述下盖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壁,所述第一挡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壁并共形成呈环状的围壁,所述围壁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挡壁包括第一段和由所述第一段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贴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段且完全覆盖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段设有将其分隔为两部分的断口以及由所述第二段的靠近所述断口的两端凹陷形成的两个卡槽,所述断口将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所述透气隔离组件通过所述边框的相对两端插设于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透气隔离组件抵接于所述下盖且完全覆盖所述断口;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和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挡壁的远离所述第二后腔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下盖设有贯穿其上的灌粉孔,所述灌粉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通过滑块抽芯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第一挡壁。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下盖通过胶合密封。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下盖通过填设泡棉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气隔离件通过胶合固定于所述边框的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边框为金属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2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