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1211.9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万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口 缓冲槽 壳体 安装脚 分隔条 导通 上壁 小型断路器 第一挡板 固定槽 电弧 本实用新型 侧板连接 第二挡板 壳体内部 灭弧效果 断路器 侧板 底壁 翘板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壳体内设置有上出弧口以及上出弧通道,上出弧口背向固定槽的一侧设置中出弧口以及与中出弧口导通的中出弧通道,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脚,安装脚上设置有缓冲槽,安装脚上设置有下出弧口,下出弧口与缓冲槽导通,固定槽包括底壁,缓冲槽包括上壁,壳体上设置有分隔条,分隔条与上壁形成中出弧通道,分隔条背向上出弧口的一侧设置有翘板,中出弧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其中一个侧板连接且与另一侧形成间隙,上壁上设置有漏弧口,漏弧口与缓冲槽导通。这样就通过三个出弧口实现了对大部分电弧在断路器壳体内部被消灭,达到极佳的灭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英文名称: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又称微型断路器(MicroCircuit Breaker),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
小型断路器主要起到一个分断功能,在分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弧,在电弧产生后一般会从一个排弧口中排出,但是在产生大量电弧时,大量电弧的排出会导致不同线程的电弧接触,从而造成断路,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极佳灭弧功能的小型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母和螺栓的固定槽,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出弧口以及与上出弧口导通的上出弧通道,所述上出弧口背向固定槽的一侧设置中出弧口以及与中出弧口导通的中出弧通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上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安装脚上设置有下出弧口,所述下出弧口与缓冲槽导通,所述固定槽包括底壁,所述缓冲槽包括上壁,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分隔条,所述分隔条位底壁和上壁之间的位置,分隔条与底壁形成上出弧通道,分隔条与上壁形成中出弧通道,所述分隔条背向上出弧口的一侧设置有翘板,所述翘板由上壁朝向底壁方向倾斜,所述中出弧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其中一个侧板连接且与另一侧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挡板与未连接第一挡板的侧板连接且与连接第一挡板的侧板形成间隙,所述上壁上设置有漏弧口,所述漏弧口与缓冲槽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弧通道上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分别于底壁与分隔条存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背向上出弧口的方向设置弧形柱,所述弧形柱包括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位于上出弧通道内且朝向分隔条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柱背向上出弧口方向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翘板形成与上出弧通道导通的上进弧口,倾斜板上设置有档弧板,所述档弧板背向上壁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板和分隔条的连接处朝向上出弧通道一侧设置内弧面,朝向下出弧通道一侧设置有外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条靠近上出弧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倾斜台;
所述上壁靠近下出弧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倾斜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由两个组装壳拼合而成,第一挡板设置在其中一个组装壳上,第二挡板设置在另一个组装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1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散热的断路器
- 下一篇:断路器用中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