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1024.0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9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淑军;李忠信;高杰;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管 点火线圈 护套 壳体沟槽 火花塞 护套头部 台架试验 信号线 缸压 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信号 发动机缸盖 导致信号 外圆柱面 轴线方向 传感器 传感 平行 挤压 相通 震动 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包括点火线圈护套,点火线圈护套包括护套管部和护套头部,护套管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护套管部沟槽,护套管部沟槽沿平行于护套管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护套头部靠近护套管部的一侧表面设有壳体沟槽,壳体沟槽与护套管部沟槽相通。信号线依次从护套管部沟槽、壳体沟槽中引出,连接至传感器信号检测器上,避免了信号线在点火线圈护套和发动机缸盖之间受到挤压,也避免了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以及安装点火线圈护套和缸压火花塞传感等过程中导致信号线3破坏的问题,起到了保护缸压火花塞传感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
背景技术
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时,需要经常测量缸压检测发动机燃烧情况。火花塞点燃式发动机为此需要一种特殊的火花塞,该火花塞内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引线的方式从发动机燃烧室引出到发动机外的传感器信号检测器上,传感器信号线位于点火线圈护套与缸盖之间,点火线圈护套容易和传感器信号线在气缸盖内干涉导致传感器信号线破损,随着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以及安装护套和缸压火花塞传感器等过程中都很容易导致信号线受到破坏。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0720120574.8”,名称为“气缸压力传感器连接装置”。信号线8位于发动机缸盖1与连接杆5之间,连接杆5相当于点火线圈护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以避免了信号线在点火线圈护套和缸盖之间受到挤压,从而起到保护缸压火花塞传感器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包括护套头部和护套管部,所述护套管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管部沟槽,所述护套管部沟槽沿平行于护套管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护套头部靠近所述护套管部的一侧表面设有头部沟槽,所述头部沟槽与所述管部沟槽相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护套管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护套管部沟槽,护套管部沟槽沿平行于护套管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护套头部靠近护套管部的一侧表面设有壳体沟槽,壳体沟槽与护套管部沟槽相通;信号线依次从护套管部沟槽、壳体沟槽中引出,连接至传感器信号检测器上,避免了信号线在点火线圈护套和发动机缸盖之间受到挤压,也避免了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以及安装点火线圈护套和缸压火花塞传感等过程中导致信号线破坏的问题,起到了保护缸压火花塞传感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点火线圈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装配压力传感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装配于发动机缸盖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本体;11-护套管部;12-护套头部;13-护套管部沟槽;14-壳体沟槽;2-缸压火花塞传感器;3-信号线;4-发动机缸盖;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一种台架试验用点火线圈护套,护套本体1包括护套管部11和护套头部12,护套管部1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护套管部沟槽13,护套管部沟槽13沿平行于护套管部11的轴线方向设置,护套头部12靠近护套管部11的一侧表面设有壳体沟槽14,壳体沟槽14与护套管部沟槽13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1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