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迷宫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0999.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9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阮伟鑫;阮海祥;杨宝华;章忠祥;李国奕;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16J15/4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36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套 迷宫槽 迷宫密封结构 风叶片 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 环形板 进气孔 通气孔 外壁 油液 流出 回旋气流 密封性 侧壁 连通 通气 转动 环绕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套,环形套外套设有固定套,所述环形套的外壁上环绕有迷宫槽,固定套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迷宫槽连通;环形套的外壁上连有第一环形板,第一环形板位于迷宫槽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风叶片,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在固定套外增设了通气孔,通过通气孔向迷宫槽内通气来增加迷宫槽外侧的压力,增强了该迷宫密封结构的密封性,减少了油液的流出;同时在环形套上还增加了风叶片,风叶片随环形套转动产生回旋气流,进一步阻止了油液的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宫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轴承上通过设置迷宫密封结构来阻止漏油现象的发生,其原理如下:由于迷宫密封与旋转轴固定连接,迷宫密封能跟随旋转轴转动产生动压,使得迷宫密封结构的迷宫槽的外侧压力大于内侧压力,以此抵消油往外漏的动力,实现密封。但在实际应用中,漏油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其原因在于迷宫密封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压无法抵消油往外流的动力,使得部分油液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现有的迷宫密封结构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离心机的油液多为易挥发且易燃易爆液体,现有的迷宫槽结构虽能阻止液体流出,但无法阻止气体挥发,当生产间充满易燃易爆气体时,易发生安全事故;空气易进入该密封机构中,从而增加了油液中的含氧量,发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油液渗漏且安全性较高的迷宫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套,环形套外套设有固定套,所述环形套的外壁上环绕有迷宫槽,固定套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迷宫槽连通;环形套的外壁上连有第一环形板,第一环形板位于迷宫槽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风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外壁上连有第二环形板,第二环形板上开有多个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风叶片的沿环形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片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片有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片有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套由两个半环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固定套外增设了通气孔,通过通气孔向迷宫槽内通气来增加迷宫槽外侧的压力,增强了该迷宫密封结构的密封性,减少了油液的流出;同时在环形套上还增加了风叶片,风叶片随环形套转动产生回旋气流,进一步阻止了油液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套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构造图;
标号说明
环形套1,固定套2,迷宫槽3,进气孔4,第一环形板5,第二环形板6,风叶片7,固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迷宫密封结构,如图1至3所示,该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套1,环形套1外套设有固定套2,环形套1能相对于固定套2转动。环形套1的外壁上环绕有迷宫槽3,固定套2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孔4,进气孔4与迷宫槽3连通;环形套1的外壁上连有第一环形板5,第一环形板5位于迷宫槽3的一侧上设有四个风叶片7,四个风叶片7沿环形板周向均匀分布。固定套2的外壁上连有第二环形板6,第二环形板6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8,每个固定孔8的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