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钩撒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0998.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浩伟;金杭波;史灵飞;陈耸凯;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伯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5/18 | 分类号: | F41B5/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弦钩 容腔 双钩 本实用新型 撒放器 扳机 钩部 握把 外露 转动 分离趋势 相对设置 销轴铰接 组成元件 闭合 地连接 第一轴 封闭区 弹簧 弓弦 滑槽 伸入 施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钩撒放器,包括有握把、用来勾住弓弦的第一弦钩、第二弦钩以及部分外露于握把的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前端具有一容腔,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通过销轴铰接在该容腔内且钩部外露于容腔,该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钩部相对设置且能随其转动而闭合形成封闭区,在该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之间设有使其钩部始终具有相对分离趋势的弹簧,所述扳机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弦钩上,且部分伸入到容腔中,所述扳机在位于第二弦钩的尾部的对应面上开有供所述第二弦钩的尾部插入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钩撒放器,组成元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并且施力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弓箭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双钩撒放器。
背景技术
射箭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在射箭过程中,需要用手指直接拉动弓弦,但由于弓弦的直径较小且张力较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损伤。为了便于将弓弦拉开,同时减少对人体的损伤,撒放器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复合弓的必备配件之一。一般将撒放器的腕带缠绕在手腕上、或者将撒放器的手柄直接握在手里,用撒发器的弦钩勾住弓弦,然后施力于撒放器,随之拉开弓弦,再用手指头扣动扳机就把箭放出去。因此,采用撒放器不仅可以保护手指,同时也能够提高复合弓在射箭时的精度。
目前撒放器的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258850.6的发明专利《双钩撒放器》公开的一种双钩撒放器,包括有握把、用来勾住弓弦的弦钩以及部分外露于握把的扳机,使用时,扣动扳机,使两弦钩的钩部打开,就可以把箭放出去。但该双钩撒放器元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的双钩撒放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钩撒放器,包括有握把、用来勾住弓弦的第一弦钩、第二弦钩以及部分外露于握把的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前端具有一容腔,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通过销轴铰接在该容腔内且钩部外露于容腔,该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钩部相对设置且能随其转动而闭合形成封闭区,在该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之间设有使其钩部始终具有相对分离趋势的弹簧,所述扳机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弦钩上,且部分伸入到容腔中,所述扳机在位于第二弦钩的尾部的对应面上开有供所述第二弦钩的尾部插入的滑槽;在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钩部处于闭合的状态时,第二弦钩的尾部插入到滑槽内部,在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钩部处于分离的状态时,第二弦钩的尾部脱离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在位于销轴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而形成供球体容置的活动区域。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在分离时保持同步。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压簧,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在位于钩部与销轴之间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坐落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中。当然也可以采用拉簧的形式,该拉簧的两端分别挂在两弦钩上,挂接点位于销轴与弦钩的尾部之间,这样的方案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这样的设置方便制作和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弦钩的尾部通过第二轴安装有能与滑槽的对应侧面相滚动接触的滚轮。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二弦钩3的尾部与滑槽41的对应侧面之间的摩擦。
优选地,所述滑槽底面开有螺孔,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有一头部能露于所述滑槽底面的调节螺栓,在所述第一弦钩和第二弦钩的钩部处于闭合的状态时,该调节螺栓的头部与第二弦钩的尾部相抵。调节螺栓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调节扳机的滑槽运动的行程。
进一步,所述螺孔和调节螺栓的相对面上分别轴向开有插销槽而形成供插销容置的插销孔,从而可以防止调节螺栓在扳机的螺孔中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握把在位于尾部的侧壁上开有通孔,以供与外设的腕带相连接,进而可以更好地施力于撒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伯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伯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空调冷凝器新型节能清洗装置
- 下一篇:单钩撒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