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0375.X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蔡烽;徐斌;李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森钢板桩 引导面 侧板段 腹板 头套 连接端 辅助装置 尖锥端 紧固件 软岩层 侧板 插槽 横截面形状 对称设置 方向延伸 下边位置 腰部位置 折弯结构 可拆卸 合围 包覆 插设 适配 两边 | ||
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包括拉森钢板桩、紧固件及锥头套件,所述拉森钢板桩呈梯形,包括处于梯形上边位置的腹板、对称设置于梯形两边腰部位置的侧板,该侧板相对远离腹板的端部设有折弯结构,所述锥头套件包括连接端及尖锥端,所述连接端包覆设置于拉森钢板桩入土一侧端部上,包括第一侧板段、第二腹板段及第三侧板段,所述连接端上设有与拉森钢板桩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拉森钢板桩插设于插槽内并通过紧固件与锥头套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段、第二腹板段及第三侧板段均沿入土方向延伸至梯形下边位置形成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面呈锥形合围形成尖锥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在建桥围堰、大型管道铺设、临时沟渠开挖时作挡土、挡水、挡沙墙;在码头、卸货场作护墙、挡土墙、堤防护岸等,工程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拉森钢板桩作为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因其造价低、施工方便和快速,受到广泛使用。拉森钢板桩的结构通常为梯形钢板状,包括处于梯形上边位置的腹板、对称设置于梯形两边腰部位置的侧板,其侧板相对远离腹板的端部设有折弯结构,若干个拉森钢板桩在使用时,通过两边的折弯结构相互挂扣连接进行互锁,形成连续衔接。基坑工程中的拉森钢板桩主要是作为竖向抗弯构件运用在基坑支护当中,同时结合钢结构内支撑,形成复合支护体系。
传统的拉森钢板桩采用机械手插打入土体的施工方法施工,由于机械手插打设备功率以及拉森钢板桩自身的刚度限制,一般仅能用于软土中。特别在南方地区的浅层软土体中经常会夹杂薄薄的一层软岩,拉森钢板桩在插打过程中遇到这类软岩时由于自身刚度有限而无法穿透;如若浅层软土体中的软岩较厚可作为围护结构持力层时,拉森钢板桩插打入1~2m即可作为底部嵌固端,但强制插入则会导致钢板桩端部变形而作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拉森钢板桩入土一侧端部刚度、受力性能,且能够快速装卸的拉森钢板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包括拉森钢板桩、紧固件及锥头套件,所述拉森钢板桩呈梯形,包括处于梯形上边位置的腹板、对称设置于梯形两边腰部位置的侧板,该侧板相对远离腹板的端部设有折弯结构,所述锥头套件包括连接端及尖锥端,所述连接端包覆设置于拉森钢板桩入土一侧端部上,包括第一侧板段、第二腹板段及第三侧板段,所述连接端上设有与拉森钢板桩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拉森钢板桩插设于插槽内并通过紧固件与锥头套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段、第二腹板段及第三侧板段均沿入土方向延伸至梯形下边位置形成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面呈锥形合围形成尖锥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森钢板桩插设在锥头套件的插槽内,通过包覆拉森钢板桩入土一侧端部的连接端及紧固件,使得拉森钢板桩与锥头套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打入土体时,两者能够一体打入。而锥头套件通过第一侧板段、第二腹板段及第三侧板段均沿入土方向延伸至梯形下边位置形成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及第三引导呈锥形合围形成的尖锥端,在打入土体的过程中,尖锥端早于拉森钢板桩进入土体,为拉森钢板桩开通道,提高施工插入土体的速度。且能通过设置锥头套件的材料强度,使得其遇到软岩层时,也能安全突破,避免了因拉森钢板桩自身刚度不足穿透软岩层,而造成的入土一侧端部变形而作废的问题。拉森钢板桩端部包覆设置锥头套件后,提高了局部刚度,使得打设钢板桩时,不会发生变形的问题。
而且锥头套件与拉森钢板桩采用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使得回收拉森钢板桩的同时,可以拆除锥头套件,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施工遗留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端的第一侧板段及第三侧板段均由第二腹板段起,延伸至侧板折弯结构折弯起始位置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齿轮截面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