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检声光报警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0121.8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艾力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光报警模块 音频处理模块 控制模块 声音采集模块 电源模块 声光报警 拾音器 自检 连接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检测设备 蜂鸣器 咪头 报警 采集 供电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检声光报警拾音器,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和声音采集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均通过I2C连接控制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均由电源模块供电。该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采集咪头的能量值,以及检测设备输出,通过蜂鸣器和LED灯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拾音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监听的自检声光报警拾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防系统的普及,音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技防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音视频结合的监控系统和单端音频监听系统的发展,音频监控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需要注重音频监控这一元素,则拾音器自检后损坏的声光报警这一直观功能需提升。由于拾音器损坏很多时间无法第一时间被发现,如遇上紧急状况时,才发现没有音频文件,会造成很多事实真相难以还原。现在很多拾音器损坏报警都是通过RS485与后端设备,如IPC协议对接,在后台才能知道拾音器损坏无声问题。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情况并不实用,拾音器和IPC往往是不同的厂家,协议对接比较麻烦,且后台人员也难以第一时间知道。需要拾音器自身报警,利用蜂鸣器和发光管来进行声光报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检声光报警拾音器,不需要于后端设备检测,自身能够实现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检声光报警拾音器,包括音频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和声音采集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均通过I2C连接控制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均由电源模块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1、U2、U3,充电电容C1-C10,滤波电容C11,电阻R1-R3,发光二极管D3;其中,电源芯片U1的输入端口分别接+5V电源端口以及充电电容C1和C2的一端,充电电容C1和C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源芯片U1的输入端口和使能端口之间接电阻R1;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口接充电电容C3和C4的一端,充电电容C3和C4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源芯片U2的输入端口分别接外接的+12V电源端口以及充电电容C5和C6的一端,充电电容C5和C6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源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口接充电电容C7和C8的一端,并和第二输出端口相接后作为电源的输出端,该输出端依次接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充电电容C7和C8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源芯片U3的输入端口分别接+5V以及充电电容C9的一端,充电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芯片U3的输入端口和使能端口之间接电阻R3;电源芯片U3的输出端口接充电电容C10的一端,充电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芯片U3的旁路噪声参考端口接滤波电容C11的一端,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芯片U4、电容C12、C13;其中,处理器芯片U4的电压端口接+3.3V电源端口;电容C12、C13的一端接处理器芯片U4的电压端口,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6,电容C20-C22,电阻R22-R27,发光二极管D4,三极管Q1,蜂鸣器BP1;其中,控制芯片U6的电压端口分别接电容C20、C21的一端以及外接的+3.3V电源端口,电容C20、C21的另一端均接地;控制芯片U6的电源输出端口接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6的P3.6控制端口接电阻R24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接地;电阻R22和电阻R23的一端接+3.3V电源端口,电阻R22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接控制芯片U6的SCL0时钟端口和SDA0数据端口;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3.3V电源端口,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阻R2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蜂鸣器BP1的BP脚和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和蜂鸣器BP1的G脚均接地;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6的P2.6控制端口,并且接电阻R25上拉到3.3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艾力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艾力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