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9233.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成名;郭洪霞;李娟;李慧;张春洪;金莹;邸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针筒 引流管 推杆 本实用新型 活塞 原有的 堵帽 封堵 直口 垂直连接 贯通连接 灰尘杂质 内部安装 针筒刻度 推送头 位置处 无螺纹 加装 空针 螺口 针头 清洗 储存 便利 卫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针筒的内部靠近活塞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推送头,所述针筒的前端贯通连接有针头。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上加装堵帽和堵帽储存座,方便对连接器上的直口进行封堵,避免灰尘杂质进入连接器内而影响其质量的问题,通过将连接器上原有的螺口改为无螺纹的直口,方便空针的插入,便于对连接器内部进行清洗,同时也能提高引流管的卫生质量,而且也可对连接器进行封堵,将原有的针筒刻度由2.5ml改为1.8ml,进一步缩短了针筒的长度,方便对针筒的固定,解决了原本针筒过长导致固定麻烦的问题,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内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而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肠内引流应用的引流管连接器。
市场上的连接器连接的空针针筒过于太长,在医疗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固定,给医护人员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连接器的螺口是螺纹式的,空针无法插入其中,不仅影响连接器的封堵,同时影响对连接器和引流管的清洗,而且没有设置堵帽储存座无法对连接器的堵帽进行储存,容易导致每次连接器使用过后,医护人员需要寻找堵帽的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引流管连接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针筒的内部靠近活塞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推送头,所述针筒的前端贯通连接有针头,且针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针筒通过针头卡合有第三直口,所述第三直口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直口,且连接器的下端对应第二直口的位置处贯通连接有第一直口,所述连接器的一侧面对应第三直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堵帽储存座,且连接器的另一侧面垂直于堵帽储存座的位置处嵌入安装有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器侧面位于堵帽储存座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堵帽,且连接器的侧面位于堵帽储存座的下端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堵帽,所述堵帽储存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堵帽储存座是一种圆柱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帽储存座的侧面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面靠近第二凹槽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三堵帽,所述第三堵帽、第二堵帽和第一堵帽的一端均设置有橡皮筋,且第三堵帽、第二堵帽和第一堵帽均与连接器通过橡皮筋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堵帽、第一堵帽和第三堵帽分别与两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适配,且第二堵帽和第一堵帽均与堵帽储存座通过第一凹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三堵帽与堵帽储存座通过第二凹槽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堵帽、第一堵帽和第三堵帽的结构大小相同,且均是一种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堵帽、第一堵帽和第三堵帽分别与第二直口、第一直口和第三直口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直口、第二直口和第三直口的结构大小相同,且第一直口和第二直口对应设置在连接器的两端,所述第三直口垂直安装在连接器的侧面,且第一直口、第二直口和第三直口均与连接器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刻度线的刻度为1.8ml,所述针头的外径分别与第三直口、第二直口和第一直口的内径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9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引流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兼具吸黑头和注氧功能的美容仪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