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6326.3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生;徐建荣;何明杰;彭育;张伟狄;赖道平;郭传科;薛阳;王建新;顾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端 连接口 导洞 泥石流排导结构 上游 本实用新型 高陡边坡 高山峡谷 空间布置 平面布置 上端 连接排 层级 两排 下端 泥石流 坡度 连通 下级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包括上游排导渠、下游排导渠以及设置在上游排导渠和下游排导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按坡度层级布置的排导井;其中,排导井的上端设有连接口,下端连接排导洞;上游排导渠的出口端和与其相邻的排导井的连接口连通,下游排导渠则对接与其相邻的排导井的排导洞出口端;当排导井为多个时,相邻的两排导井之间,上级排导井的排导洞出口端与下级排导井的连接口相连通。本技术方案,从以往沟、渠的平面布置突破性地拓展到空间布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克服了高陡边坡难布置排导结构的问题,为高山峡谷的泥石流排导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尤其涉及适用于高陡边坡或小规模沟谷暴雨型泥石流的排导结构。
背景技术
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原因,我国很多山区,尤其西部地区泥石流多发,有的工程无法完全避免在泥石流区建设,往往面临着对泥石流沟的治理难题。而当前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深化,山洪泥石流工程防治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于泥石流治理,工程上常从减少物源、适量拦挡、加强排导几个方面加以治理。由于泥石流往往爆发突然、能量大、破坏力强,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即是引排至下泄区,避免对人类活动区域造成破坏。
有的工程(比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高山峡谷地区,工程区往往发育影响工程建设、建筑物布置的泥石流沟,通常的做法是将泥石流进行排导,通过沟、渠等形式将泥石流引排至工程区以外,避免影响工程建设。而对于工程区在高陡边坡,不具备修建合适的引排渠道,或引排路线不具备施工条件时,泥石流排导治理则面临着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程量少且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区的泥石流排导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包括上游排导渠、下游排导渠以及设置在上游排导渠和下游排导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按坡度层级布置的排导井;其中,排导井的上端设有连接口,下端连接排导洞;上游排导渠的出口端和与其相邻的排导井的连接口连通,下游排导渠则对接与其相邻的排导井的排导洞出口端;当排导井为多个时,相邻的两排导井之间,上级排导井的排导洞出口端与下级排导井的连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上级排导井的排导洞出口端直接连接至下级排导井的连接口或通过排导渠间接与下级排导井的连接口连通。
进一步的,上游排导渠连通的连接口的进口处设有拦污栅。
进一步的,连接口呈上宽下窄的喇叭形。
进一步的,排导井与排导洞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排导井为竖井或斜井。
进一步的,排导井和排导洞的连接整体呈L形,从而整个排导结构呈沿坡度向下延伸的阶梯状。
进一步的,排导井的直径不小于排导洞、上游排导渠以及下游排导渠的底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在泥石流引排路线上从以往仅沟、槽、渠的平面布置突破性地拓展到空间布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解决了工程区陡坡部位的泥石流排导路线难题;
2)、采用排导渠、井联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结合施工洞、交通洞等作为排导洞来布置,从而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减少泥石流治理工程量,降低工程成本;
3)、本技术方案能够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边坡深部施工,以保证竖井周边岩体性能较优,从而可省去支护工程量,节约投资;
4)、能够实现泥石流的高位下泄,且减少对工程区的地表影响与干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6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导型桥墩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挡水坝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