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G玻璃热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2486.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青;黄文斌;秦海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上模 玻璃 小孔 本实用新型 热成型模具 真空发生器 上表面 下表面 模腔 电子显示产品 加工技术领域 玻璃盖板 玻璃形状 加热玻璃 模具接触 热成型 突起 负压 匹配 密布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产品的玻璃盖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G玻璃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腔的形状与玻璃形状相匹配,在所述下模上密布设置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0±0.2μm,小孔间的间隙为1至2μm,所述上模和/或下模连接至一个真空发生器,所述上模和下模将加热玻璃进行热成型,所述真空发生器对玻璃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施加负压,使玻璃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微小的突起。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吸的方式,使得玻璃与模具接触的部分,呈现如同AG之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产品的玻璃盖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AG玻璃热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首先市场上目前两种AG(防眩)玻璃的制作方法,喷砂和氢氟酸蚀刻。采用喷砂制作的AG玻璃,虽成本较低,但是耐摩擦系数无法达到正常电子显示产品盖板的要求,容易脱落。
而氢氟酸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化学制剂,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的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AG玻璃热成型模具,通过热吸的方式,使得玻璃与模具接触的部分,呈现如同AG之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AG玻璃热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腔的形状与玻璃形状相匹配,在所述下模上密布设置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0±0.2μm,小孔间的间隙为1至2μm,所述上模和/或下模连接至一个真空发生器,所述上模和下模将加热玻璃进行热成型,所述真空发生器对玻璃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施加负压,使玻璃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微小的突起。
进一步,所述模腔的间隙公差和长宽尺寸公差均小于0.02mm。
进一步,所述模具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上模为阳模,下模为阴模,所述模腔为3D槽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玻璃为手机3D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热真空吸附成型,形成玻璃的AG效果,操作方便;
(2)对环境无污染,AG效果的突起与玻璃一体成型,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附图2是阴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AG玻璃热成型模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AG玻璃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3,模腔3的形状与玻璃形状相匹配,在下模上密布设置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0±0.2μm,小孔间的间隙为1至2μm,上模或下模或者上下模都连接至一个真空发生器,上模1和下模2将加热玻璃进行热成型,真空发生器对玻璃上表面或下表面施加负压,使玻璃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微小的突起。模腔的间隙公差和长宽尺寸公差均小于0.02mm。
针对电子显示产品的盖板玻璃,采用的模具为长方形结构,上模为阳模,下模为阴模,模腔为3D槽形结构。
3D盖板玻璃进行AG热处理的过程是在3D热成型时同时进行的,玻璃开料后,经过CNC数控加工,然后进入热成型模具3D成型并热吸成AG玻璃表面,再进行扫光和超声波清洗、钢化、镀膜等工艺,完成3D电子显示产品的盖板玻璃成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2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模多穴3D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3D热弯产品自动脱离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