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以及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92405.7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0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彪;张祎年;胡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近端 管体 第二管 导管结构 可塑形 开口 狭缝 连通 导管组件 介入治疗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直线型结构 单向开口 侧壁 导丝 塑形 器械 体内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以及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末端部分具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末端部分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开设在末端部分侧壁上的第二开口。第一管体通过第一开口连通于近端部分,使得第一管体与近端部分呈直线型结构。第二管体通过第二开口连通于近端部分,使得第二管体与近端部分呈一定的倾斜角连接。近端部分、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形成大致呈Y形的结构。通过在第一管体上开设单向开口的狭缝,并且使得狭缝连通于第一管体内,从而使得导丝器械能够先进入该狭缝经过塑形,变直后再进入到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的近端部分内部,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节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以及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以其微创、可直达病灶、效果显著等优点,得到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导管、导丝等特殊的医疗器械。所用导丝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非常顺化、柔软,尤其是尖端部分;2.很多种导丝的尖端并非直线结构,常常在柔软的基础上带有不同的角度(为了方便进入不同血管开口);3.导丝除了尖端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尖端来说硬度较大,在进行插入和推进等操作中更容易。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导丝和导管进行切换。切换时需要操作者徒手将柔软且带有一定角度的导丝尖端插入导管或套管的末端开口内。
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项操作是非常不便有时甚至是困难的,常常需要耗费较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解决现有的导丝器械插入导管费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该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的导丝器械很容易插入导管,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包括近端部分和末端部分;末端部分连通于近端部分;近端部分被配置为用于进入血管;末端部分被配置为用于使导丝器械进出;末端部分具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末端部分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开设在末端部分侧壁上的第二开口;第一管体通过第一开口连通于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的近端部分;第二管体通过第二开口连通于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的近端部分;近端部分、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形成大致呈Y形的结构;第一管体上开设有单向开口的狭缝,狭缝连通于第一管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带有孔的弹性密封件;当导丝器械通过第一开口时,弹性密封件上的孔被动扩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的材质为医用硅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狭缝沿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管体具有第一侧壁体和相对的第二侧壁体;第一侧壁体远离第二管体;狭缝开设在第一侧壁体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狭缝距离第一管体的末端开口的距离为8-12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狭缝具有第一端;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口;狭缝的第一端处设置有斜坡;斜坡的坡脚靠近第一管体的末端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斜坡的坡面长度为0.2-0.4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管体的开口端设置有螺纹结构。
一种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该介入治疗用导管组件包括如上述的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以及导丝器械;导丝器械被配置为用于在狭缝中塑形后,从第一开口插入Y形可塑形导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2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泌尿外科婴幼儿用腹腔引流导管
- 下一篇:一种造影联合膜状支架用堵塞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