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9313.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代佳雨;张建明;樊星;周兴;谢尧尧;鲍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吴瑞芳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壳体 螺旋线结构 收口装置 导向槽 螺纹线 横轴 立柱 针头 底座 收口 本实用新型 定位功能 固定装配 基座上部 外侧设置 上表面 轴承 装配 把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包括外壳、基座、底座,所述基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基座与外壳通过轴承进行固定装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顶针,顶针为L形结构,包括立柱、横轴和针头,所述外壳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螺纹线凹槽,所述顶针的立柱与所述螺纹线凹槽相配合,所述基座上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顶针的横轴与针头装配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把手。该装置具有柔性能力和定位功能,可快速的进行壳体收口,降低劳动强度,消除人为经验依赖,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管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
背景技术
壳体收口工作在装配领域,特别是军工行业雷管装配时应用较多,由于批量较少且类型不定,因此在壳体收口时往往无法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通常采用经验的方法进行收口,对人经验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军工行业对于品质和安全性有着高的要求,从而对于科研人员挑战较大。同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应用较少,多为用压线钳、简单的工装等通过经验进行操作,不具备定位和柔性收口能力,操作难度较大且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该装置具有柔性能力和定位功能,可快速的进行壳体收口,降低劳动强度,消除人为经验依赖,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基座、底座,所述基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基座与外壳通过轴承进行固定装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顶针,顶针为L形结构,包括立柱、横轴和针头,所述外壳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螺纹线凹槽,所述顶针的立柱与所述螺纹线凹槽相配合,所述基座上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顶针的横轴与针头装配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位置通过顶丝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壳通过轴承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设置在所述横轴上远离立柱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所述外壳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线凹槽的深度与所述顶针的立柱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线凹槽的螺纹线包括螺纹线大径和螺纹线小径,所述螺旋线大径为收口工件直径的4~5倍,螺旋线小径为收口工件直径的2~3倍,螺旋线圈数为2~3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的个数为6~16个,所述导向槽的个数与所述顶针个数相同,所述导向槽对顶针的横轴部分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针的个数为10~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制品软连接件生产用压合机
- 下一篇:无铆钉压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