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8284.9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品;刘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品;刘雪松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0/00;F28C1/02;F28F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分离装置 尾气余热 吸收塔 连通 旋风分离装置 循环水出口 喷淋装置 尾气出口 进水管 尾气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达标排放 底部出口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高压喷嘴 回收利用 内壁圆周 缩口结构 废液罐 换热器 最上层 底端 塔盘 左端 吸收 出口 净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尾气余热吸收塔,尾气余热吸收塔的底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最上层塔盘与尾气出口之间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换热器与循环水出口连通;尾气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净化分离装置的左端连通,净化分离装置为右端缩口结构,净化分离装置内壁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高压喷嘴;净化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净化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旋风分离装置的底部出口均与废液罐连通。通过尾气余热吸收塔处理,将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尾气余热吸收塔、净化分离装置及旋风分离装置的联合使用,可净化尾气中99%以上的杂质,保证尾气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冶炼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大的酸性气体和颗粒物,这些气体如果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对于气体的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企业排放必须达标。
1. 现有尾气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气体中的各种杂质进行分离,而没有对尾气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大量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出,严重污染当地环境且造成热量的损失和浪费。
2. 现有尾气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气体中的固体微粒和粉尘进行收集和分离,但对于工业尾气中的酸性、碱性介质无法进行分离,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3. 现有尾气处理技术,有些对于酸性气体进行水洗操作,洗水量巨大,浪费严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尾气余热吸收塔,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的下侧设有尾气进口,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的上侧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的底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内间隔设有若干层塔盘,所述若干层塔盘上均填充有填料, 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内最上层塔盘与所述尾气出口之间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换热器与循环水出口连通,所述尾气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净化分离装置的左端连通,所述净化分离装置为右端缩口结构,所述净化分离装置内壁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高压喷嘴,所述若干高压喷嘴的出水方向均朝向所述若干高压喷嘴围成的圆形截面的圆心;所述净化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净化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底部出口均与废液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换热器之间连接有循环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分离装置采用文丘里管。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分离装置上设有气流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上侧设有除尘器,所述排气管出口处设有监测仪表。
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余热吸收:尾气进入尾气余热吸收塔,所述尾气余热吸收塔内自下向上流动的尾气与自上向下流动的水接触交换热量;
S2.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尾气进入右端缩口结构的净化分离装置,净化分离装置内的高压喷嘴喷出的水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冲击成微小液滴,尾气中的酸性和/或碱性物质、微小颗粒及杂质吸附到微小液滴里,形成较大的液滴,较大的液滴再逐步碰撞变大后,一部分被分离下来排入废液罐,一部分进入旋风分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品;刘雪松,未经陈文品;刘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8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环保全石墨组合氯化氢尾气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乙醇回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