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8244.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阳;何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冷水槽 空调风机盘管 水蓄冷空调系统 通讯控制 本实用新型 水管连接 水蓄冷 水管 空调 流量电磁阀 安装方便 顶部设置 供水水泵 合适位置 空调能耗 控制组件 使用寿命 智能控制 组件设置 出水端 进水端 水泵 电网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包括蓄冷水槽、空调风机盘管组件以及控制组件,空调风机盘管组件设置在蓄冷水槽的上方,蓄冷水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管,蓄冷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管,第一水管连接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出水端,第二水管连接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进水端,蓄冷水槽的外部一侧的合适位置设置有供水水泵,水泵设置有流量电磁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蓄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不同的时间段,单价电是不同的;现有的空调系统和蓄冷系统没有很好地组合利用,导致在整个系统运行时不能很好的分配能源,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能源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能够为系统提供合理的运行策略,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最为经济的运行模式。比如峰、平值时执行放冷模式,晚间谷值时执行蓄冷模式;如果蓄冷罐的冷量不够用,则可以采取主机和蓄冷罐一起供冷的模式。
但是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设备的直接启动,而不是采用变频器智能启动,启动方式单一,导致电网直接增加负荷,对电网造成冲击,且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不能根据实时温度进行调控,导致能源的大量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包括蓄冷水槽、制冷机、空调风机盘管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设置在所述蓄冷水槽的上方,所述蓄冷水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蓄冷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水管连接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进水端,所述蓄冷水槽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供水水泵,所述水泵设置有流量电磁阀,所述蓄冷水槽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布流管,所述布流管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布流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布流管,所述第一布流管以及第二布流管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布流孔,所述第一布流管以及第二布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蓄冷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蓄冷水泵以及温水水泵,所述蓄冷水泵和温水水泵均设置有变频器,所述蓄冷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管,所述温水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管,所述蓄冷水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变频阀,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变频阀,所述供水水泵、蓄冷水泵、温水水泵、第一变频阀以及第二变频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组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电源模块、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通讯连接的显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设置有光耦隔离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市电。
优选地,所述布流管为圆形管或长方形管。
优选地,所述布流管为橡胶或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蓄冷水池内部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讯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8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