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幕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88143.7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8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军;凌文;米树华;张文建;徐会军;李辰琦;张喜山;武威;范新宇;陈雪松;王璐;毕世博;张飞宇;汤洋;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H02S40/22;H02S4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王西江 |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幕墙 光伏组件 反光件 背板 透光件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间隔设置 室内采光 透光材料 不透光 室内 申请 | ||
1.一种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包括:
框架(10);
光伏组件(20),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
背板(30),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且与所述光伏组件(20)间隔设置,所述背板(30)由透光材料制成;
透光件(40),设置在所述框架(10)的顶端;
第一反光件,设置在所述背板(30)的朝向所述光伏组件(2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背板(30)的顶部设置;
第二反光件,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20)的朝向所述背板(30)的一侧,光线顺次通过所述透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以及所述第二反光件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与所述背板(30)之间具有上下贯通的空气流道(50),所述空气流道(5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1)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50)的底部,所述出风口(52)设置在所述框架(10)的靠近所述背板(30)的一侧,所述出风口(52)位于所述进风口(5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还包括风门,所述进风口(51)和所述出风口(52)处均设置有所述风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所述光伏组件(20)相对所述框架(10)具有竖直状态和倾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还包括:
支撑结构(60),设置在所述框架(10)和所述光伏组件(20)之间,所述支撑结构(60)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0)处于倾斜状态时对所述光伏组件(20)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还包括:
驱动机构(70),设置在所述框架(10)和所述光伏组件(20)之间,所述驱动机构(70)与所述光伏组件(2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70)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组件(20)相对所述框架(10)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包括多个所述光伏组件(20),每个所述光伏组件(20)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结构(60)以及一个所述驱动机构(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件与所述光伏组件(20)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由铜铟镓硒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件由漫反射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还包括盖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所述盖板具有遮挡所述透光件(40)的遮挡位置以及避让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81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