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4384.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3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汉;陈学涛;陈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汉 |
主分类号: | B21D43/09 | 分类号: | B21D43/09;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底板 上顶板 顶靠 对辊 送料 本实用新型 立体发光字 排列方向 围字机 拉筋 设备稳定性 加工设备 间隔布置 传统的 管内 立板 贯穿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字机,属于立体发光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方设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成列布置的送料对辊,所述送料对辊的两侧位于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列间隔布置的顶靠管,所述顶靠管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送料对辊的排列方向一致,每根所述顶靠管内均贯穿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上。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立板,提高了安装精度和结构强度,增强了设备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立体发光字的制作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发光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字机。
背景技术
立体发光字以其精美的外观备受欢迎,立体发光字的制作有手工和机械设备两种方式完成,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制作立体发光字以效率高、性能稳定而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使用,立体发光字通常都是由围字机来制作完成以满足高效率的生产。
如图1所示,传统的围字机主要包括下底板3和上顶板,在上顶板1与下底板3之间设有立板2,立板2的一侧为操作侧,该操作侧安装有若干组送料对辊4,每组送料对辊4都是通过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分别安装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3上,立板2的上下两端面通常钻有螺纹孔,立板2通过螺栓将上顶板1和下底板3连接起来。然而,立板2在加工时,上下两端的螺纹孔是分别加工完成的,也就是说先加工好一个端面的螺纹孔,再将立板2翻转加工另一个端面的螺纹孔,这就造成同一组螺纹孔的同轴度不高,立板2安装后导致上顶板1与下底板3的平行度不高,再安装送料对辊4后,无法保证送料对辊4与上顶板1和下底板3垂直,因此边带在输送过程中会上翘或者下翘,运行不平稳。
并且,随着围字机功能的集成化,送料对辊4还在送料过程中实现边带折边,也就是在边带的边缘折出一条凸棱,送料对辊4在折边时会受到较大的轴向力,这个轴向力作用在上顶板1上,就使得上顶板1形成以立板2为支点的悬臂梁,这个轴向力导致上顶板1产生挠度变形,从而影响了送料对辊4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围字机,改变传统的结构形式,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围字机,取代了传统的立板,提高了安装精度和结构强度,增强了设备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围字机,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方设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成列布置的送料对辊,所述送料对辊的两侧位于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列间隔布置的顶靠管,所述顶靠管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送料对辊的排列方向一致,每根所述顶靠管内均贯穿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围字机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且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送料对辊两侧均设有顶靠管和拉筋,取代了传统的立板结构,当送料对辊受到轴向力时,上顶板在送料对辊两侧均有支点,形成支撑梁的效果,从而减小了上顶板的变形量,提高了上顶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从而保证了同一组拉筋安装孔的同轴度,使得顶靠管安装后上顶板和下底板平行,装配工艺简单且装配精度高,并且,送料对辊安装后保证了与上顶板和下底板垂直,边带运行时平稳,不会产生上翘或者下翘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汉,未经陈庆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4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同步拉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散热器片头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