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4043.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江磊;吴建华;蒋士龙;周笈;罗峥;张业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络 络合态重金属 催化 本实用新型 废水 氧化塔 传统处理装置 反清洗装置 混凝反应池 污泥产生量 污泥浓缩池 絮凝反应池 重金属离子 曝气装置 使用寿命 依次连通 运行费用 沉淀池 调节池 变性 出水 去除 达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氧化塔、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氧化塔设有曝气装置,反清洗装置和破络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相比于传统处理装置,破络效果高;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且不易变性,降低运行费用约40%,减少污泥产生量约30%,进一步强化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使得出水稳定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中的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行业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因工艺需要,常添加强络合剂物质,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EDTMPS)等。此类强络合态重金属废水毒性强,降解难度大。目前采用的常规预处理方式,如传统Fenton、混凝过滤等,常存在破络不充分、污泥量大等问题。
自2010年7月1日起,《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电子电镀行业排水需执行中表二标准。出水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因此采用常规预处理方式时,出水中重金属指标难以稳定达到该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子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以达到有效去除混合络合态重金属,节能降耗,减少污泥排放量,并最终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目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氧化塔、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氧化塔设有曝气装置,反清洗装置和破络装置。
其中,所述曝气装置和鼓风机连通。
其中,所述反清洗装置和清洗水箱连通
其中,所述破络装置和臭氧发生器连通。
使用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废水由收集池提升至pH调节池,池体一侧设有NaOH和H2SO4加药口与pH检测探头,底部设有曝气管路,以起到将废水混合均匀的效果。
(2)调节pH后,调节池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氧化塔。塔内固定床填充物为Cu/AC催化剂。氧化塔底部为O3曝气管路,连有臭氧发生器。塔一侧设有两个加药口,分别投加H2O2和FeSO4,同时设有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探头,控制系统ORP。氧化塔设置气水反冲洗管路,均从氧化塔底部进入。气洗管路进口设有压力表,水洗管路进口设有流量计。氧化塔上部设有反洗水出口与溢流口。
(3)氧化塔出水自流至混凝反应池,池内设有聚合氯化铝(PAC)、NaOH与H2SO4加药口,池内设有搅拌机与pH检测探头。混凝反应池出水自流至絮凝反应池,池内设有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与聚丙烯酰胺(PAM)加药口,在池体内部设有慢速搅拌机。
(4)絮凝反应池出水自流至沉淀池。沉淀池中部设有慢速刮泥机,底部连有污泥输送管路,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并做进一步污泥处置措施。沉淀池上清液检测达标后直接排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合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催化破络装置相比于传统芬顿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氧化塔中投加催化剂填料,以及底部O3曝气的方式,提高对强络合态重金属的破络效果约25%;相比于电化学反应装置,该处理装置催化剂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且不易变性,仅采用曝气作为反应方式,降低运行费用约40%,减少污泥产生量约30%,提高破络效果约12%。相比于传统混凝沉淀反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絮凝池中投加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与混凝作用耦合,进一步强化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使得出水稳定达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4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