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足下垂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1284.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吕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津(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支具 鞋垫 鞋体 弹性绑带 矫形器 足下垂 敞口 本实用新型 敞口处 底托 孔罩 一挡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足下垂矫形器,包括鞋体,鞋体呈L型,鞋体包括鞋底,鞋底的前端设有前可拆卸支具,前可拆卸支具与鞋底之间设有一敞口,敞口位于鞋底的前端,鞋底的后端设有一挡边,挡边上固定有后可拆卸支具;前可拆卸支具和后可拆卸支具上均设有孔罩,前可拆卸支具与后可拆卸支具通过上弹性绑带连接,敞口处设有下弹性绑带;鞋垫是一智能鞋垫,鞋底上还固定有鞋垫底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足下垂矫形器。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一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组件向下而足跟抬起,足背不能屈缩或伸展,阻梗不能着地,行走时或是拖拽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的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的一种症状,因此在步行周期中,患肢不能完成足背屈伸动作,膝盖不能自主弯曲,而形成划圈步态。导致足下垂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损伤和肌营养不良等,此外,肌肉萎缩及肌腱韧带损伤或者痉挛变形、踝关节僵硬都会引起足下垂。
现有技术中的矫形器,多采用刚性的支具,需要在足底固定和腿部固定,形状是L型,它可以把踝关节固定起来,防止足下垂,足内翻,也能解决膝过伸问题,但这类矫正器穿戴繁琐,使用不方便,穿着不舒适,患者很难长时间穿戴,价值外形比较笨拙,不美观,患者在心理上以昌盛抵触情绪,依从性差,难以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足下垂矫形器,以解决传统矫形器穿戴繁琐舒适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足下垂矫形器,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呈L型,所述鞋体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前端设有前可拆卸支具,所述前可拆卸支具与所述鞋底之间设有一敞口,所述敞口位于所述鞋底的前端,所述鞋底的后端设有一挡边,所述挡边上固定有后可拆卸支具;
所述前可拆卸支具和所述后可拆卸支具上均设有孔罩,所述前可拆卸支具与所述后可拆卸支具通过上弹性绑带连接,所述敞口处设有下弹性绑带;
所述鞋垫是一智能鞋垫,所述鞋底上还固定有鞋垫底托。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边用于固定使用者的脚侧部,后可拆卸支具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小腿侧部和后部,鞋垫底托可有效的辅助脚踝关节受损人员的行走,且鞋底上的智能鞋垫和鞋垫底托可为关节受损和足下垂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行走感觉,本实用新型穿戴方便,能够有效矫正足下垂、足内翻等症状,外形与普通鞋子相仿,相比矫正器,患者穿戴后不会因别人的眼光而产生过强的抵触情绪,提高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主动性,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智能鞋垫是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不详述。
所述敞口上罩有一防护层,所述防护层是由棉布或者纱布制成的防护层。
增加防护层能够时敞口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能够更加舒适。
所述挡边的高度在3cm-10cm,且所述挡边内部设有塑料制成的板状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板状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述前可拆卸支具的侧壁设有至少三道L形的通道。能够提高透气性,
所述鞋垫底托的厚度从后至前逐渐递减。能够适合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所述上弹性绑带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弹性绑带的宽度。由于上弹性绑带需要固定的更为牢固所以宽度较大。
所述敞口处设有一可收缩的罩体。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将敞口封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弹性绑带,2为孔罩,3为前可拆卸支具,4为下弹性绑带,5为智能鞋垫,6为鞋垫底托,7为挡边,8为后可拆卸支具,9为通道,10为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津(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津(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1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中风患者用的下肢姿势矫形带
- 下一篇:腰腹支撑带和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