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接触器的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9451.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张文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触点 弹簧 垫片 垫片结构 传动轴 动触片 凸台 铁芯 直流接触器 垫片本体 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 歪斜 触点接触 定位台阶 使用寿命 上端 不均匀 弹簧力 弹簧套 上端面 窜动 卡入 内圈 下端 侧面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包括垫片、传动轴、动触片、铁芯和弹簧,铁芯固定在传动轴的下端,动触片固定在传动轴的上端,弹簧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位于动触片和铁芯之间,垫片位于弹簧和动触片之间。其中,垫片即垫片结构,包括圆形的垫片本体,垫片本体的周边朝向其一侧面间隔设有若干凸台,垫片的凸台朝向弹簧,并将弹簧的上端面外圈卡入若干凸台形成的内圈内。该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通过在垫片上增加定位台阶即凸台,有效避免弹簧的周向窜动,避免动触点受弹簧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动触点歪斜、触点接触不可靠、接触器寿命低的现象,提升了接触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制造、实现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触点一般分为静触点和动触点系统,动触头系统中一般包括动触点、弹簧、轴、铁芯等,这些零件都安装在轴上形成一个系统。对于动触点系统来说,弹簧的的作用很重要,触点的吸合(即励磁线圈通电,触点接触)、复位(即励磁线圈断电,触点断开)、状态的保持都受到弹簧的影响。然而,弹簧在设计时,很多时候受材料、工艺等限制,弹簧的内径都比轴要大很多,这样在装配时弹簧在轴上就会有很大的周向窜动,这会导致动触点受力不均,容易出现动触点歪斜、触点接触不可靠、接触器寿命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防止由于弹簧周向窜动过大而导致的动触点受力不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垫片结构,包括圆形的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的周边朝向其一侧面间隔设有若干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凸台与所述垫片本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凸台由所述垫片本体的周边部分区域向其一侧面弯折后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凸台与所述垫片本体的一侧面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凸台沿与所述垫片本体的侧面平行的平面的截面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至少为3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周边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动触点系统,包括垫片、传动轴、动触片、铁芯和弹簧,铁芯固定在传动轴的下端,动触片固定在传动轴的上端,弹簧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位于动触片和铁芯之间,垫片位于弹簧和动触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上述的垫片结构,且该垫片的凸台朝向所述弹簧,并将弹簧的上端面外圈卡入若干凸台形成的内圈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触片的上侧面和传动轴之间,以及所述铁芯的下侧面和传动轴之间分别通过卡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垫片结构及动触点系统通过在垫片上增加定位台阶即凸台,有效避免弹簧的周向窜动,避免动触点受弹簧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动触点歪斜、触点接触不可靠、接触器寿命低的现象,提升了接触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制造、实现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垫片本体; 2——凸台;
10——垫片; 11——传动轴;
12——卡簧; 13——动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9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接触器的动触点结构及动触点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