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焊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9336.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安;程辉辉;李琮伟;温聪;张德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富强机器人有限公司;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4;B23K3/06;B23K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点 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 自动焊锡机 调节组件 进给机构 拍摄组件 输出机构 旋转电机 锡丝 控制驱动电机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焊点位置 焊锡技术 驱动电机 同步运动 图像定位 图像确定 精准度 智能化 焊锡 图像 传输 拍摄 | ||
1.一种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电机、拍摄组件(2)、驱动电机(3)、调节组件(4)、锡丝进给机构(5)、火焰输出机构(6)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拍摄组件(2)及所述驱动电机(3)电连接,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用于提供焊锡用的锡丝,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用于提供焊锡用的火焰,锡丝的输出端部与火焰的输出端相互配合确定焊点位置;
所述拍摄组件(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第一端,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及火焰输出机构(6)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第二端,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3)、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及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连接;
所述拍摄组件(2)用于获取电路板的图像并传输给控制器以确定待焊接点的位置,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机架(1)旋转以带动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及火焰输出机构(6)旋转至待焊接点的位置,所述控制器还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所述调节组件(4)带动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及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同步运动以调整焊点位置使得焊点位置与待焊接点的位置相正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2)包括相机(21)及光源(22),所述相机(2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相机(21)可对电路板进行拍照,以获取电路板的图像;
所述光源(22),用于当环境光线不足时为所述相机(21)提供补光光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调节组件(4)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42),所述机架(1)上设有导向槽(12),所述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42)安装在所述导向槽(12)上并可沿所述导向槽(12)运动,所述第一滑块(41)与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2)与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所述调节组件(4)带动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及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沿所述导向槽(12)同步运动以调整焊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一调节电机和第二调节电机,第一调节电机和第二调节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1)与所述第一调节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锡丝进给机构(5)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2)与所述第二调节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火焰输出机构(6)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转动块(43)、轴套(44)、第一连杆(45)及第二连杆(46);
所述轴套(44)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轴套(44)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块(4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45)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块(43)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4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6)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块(43)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42)可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焊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3)上设有第一限位柱(431)和第二限位柱(432),所述第一滑块(41)上设有第三限位柱(411),所述第二滑块(42)上设有第四限位柱(421);
所述第一连杆(45)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通孔(451),所述第一通孔(451)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431)上,所述第一连杆(45)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452),所述第二通孔(452)套设在所述第三限位柱(411)上;
所述第二连杆(46)的第一端设有第三通孔(461),所述第三通孔(461)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柱(432)上,所述第二连杆(46)的第二端设有第四通孔(462),所述第四通孔(462)套设在所述第四限位柱(4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富强机器人有限公司;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富强机器人有限公司;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93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