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杆密封U型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6220.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保信密封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密封U型圈 紧固机构 弹性带 本实用新型 上端面 橡胶柱 弹簧 辅助活塞杆 弹性辅助 缓冲接触 均匀设置 元件制造 侧面 安装柱 活塞杆 传动 紧固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紧固、液压、气动类产品或元件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活塞杆密封U型圈,包括U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包含内侧面和上端面,U型密封圈的内侧面围成用于套设在杆上的通道,U型密封圈的上端面设置U型槽,该活塞杆密封U型圈还包括两端紧固机构,U型密封圈的内侧面上以U型密封圈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两端紧固机构,两端紧固机构包含通孔、弹簧、安装柱A、橡胶柱A、橡胶柱B、弹性带A和弹性带B。本实用新型在活塞杆往复运动与U型圈接触分离时,弹簧和弹性带的组合能够辅助活塞杆与U型圈的接触分离,起到缓冲接触和利用弹性辅助分离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紧固、液压、气动类产品或元件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活塞杆密封U型圈。
背景技术:
活塞杆密封U型圈主要用于活塞杆的密封,活塞杆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往复的活塞运动,现有技术中,由于活塞杆密封U型圈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一种结构能够辅助活塞杆与U型圈的接触分离,起不到缓冲接触和利用弹性辅助分离的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活塞杆密封U型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塞杆密封U型圈,包括U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包含内侧面和上端面,U型密封圈的内侧面围成用于套设在杆上的通道,U型密封圈的上端面设置U型槽,该活塞杆密封U型圈还包括两端紧固机构,U型密封圈的内侧面上以U型密封圈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两端紧固机构,两端紧固机构包含通孔、弹簧、安装柱A、橡胶柱A、橡胶柱B、弹性带A和弹性带B,U型密封圈的内侧面设置分别连通通道和U型槽的通孔,通孔的中心线和U型密封圈的中心线垂直,弹簧位于通孔内,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柱A的一端面,安装柱A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橡胶柱A的一端,橡胶柱A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橡胶柱A另一端的弧形面的一部分探入U型槽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柱B的一端面,安装柱B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橡胶柱B的一端,橡胶柱B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橡胶柱B另一端的弧形面的一部分探入通道内,弹性带A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中部,弹性带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孔上侧部的中部,弹性带B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中部,弹性带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孔下侧部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带为宽幅松紧带。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中心线与通孔的中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活塞杆往复运动与U型圈接触分离时,弹簧和弹性带的组合能够辅助活塞杆与U型圈的接触分离,起到缓冲接触和利用弹性辅助分离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塞杆处于翻边与U型圈接触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活塞杆处于翻边未与U型圈接触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保信密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保信密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6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