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定子变速永磁同步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5812.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伟;刘亚华;刘胜恒;储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庆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H02K1/14;H02K1/27;H02K5/20;H02K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内定子 外定子 转子 电机主轴 电机壳体 驱动系统 同心设置 永磁同步 双定子 永磁同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 定子支架 固定设置 转子支架 电机壳 圆筒形 端盖 套在 磁场 电机 体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具有快捷变速的效果。一种双定子变速永磁同步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主轴,所述电机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外定子,所述外定子中间同心设置有圆筒形的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子支架和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内同心设置有套在电机主轴外的内定子,所述内定子通过定子支架和电机壳体的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定子的磁场强度大于内定子。借助内定子和外定子的配合,实现了电机的快捷变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定子变速永磁同步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根据电机的转子型式主要分成两种结构型式: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其中外转子式采用低速外传子电机,电机的最高转速在1000-1500r/min,无减速装置,车轮的转速与电机相同;而内转子式则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配备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为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的转速可高达10000r/min。
但是轮毂电机驱动的汽车想要变速的话,一般还是要通过变速器来实现,这就导致电动汽车变速慢且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定子变速永磁同步驱动系统,具有快捷变速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定子变速永磁同步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主轴,所述电机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外定子,所述外定子中间同心设置有圆筒形的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子支架和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内同心设置有套在电机主轴外的内定子,所述内定子通过定子支架和电机壳体的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定子的磁场强度大于内定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需要高速行驶时,给电机的外定子供电,此时转子在外定子的作用下带动电机主轴转动,电机此时为径向磁通内转子电机。汽车需要低速行驶时,将外定子断电,同时电机控制器给内定子通电,此时就是径向磁通外转子电机,转子在内定子的带动下转动,实现了汽车的快捷变速,同时也省却了变速器,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外定子上设置有24-72个弧底槽,所述内定子上设置有18-63个弧底槽,所述弧底槽供线圈缠绕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电机所需的功率大小来设计定子的弧底槽数量和形状,提高了电机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分别设置有数对磁极,所述外定子的磁极设置为V型或者W型,所述内定子的磁极设置为弧形或者条型,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的磁极设置为内置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功率大小来设计电机的磁极,保证电机的功率刚好满足需求,提高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中设置有双向双层的永磁体,2-3个同层的所述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对极,每个所述永磁体对极设置为V型或者U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永磁体可以增强电机的Q轴电感,进而增大交轴电感和直轴电感的差值,增大自动变速永磁电机的磁阻转矩。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壳体上设置有数个冷却水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长期工作后,温度高,会导致电机的能耗增大,影响车轮的正常转动,借助冷却水道形成水循环,可以将电机保持正常温度,降低了电机的耗损。
作为优选,电机壳体内侧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转子的转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编码器可以实时了解汽车行驶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庆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庆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5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