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5718.1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殷凯;殷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嘉源双曲幕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施工 曲面建筑 脚手架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钢丝绳 固定套 原建筑 螺丝 主梁 钢缆 活动连接有 顶部设置 工作效率 主体网架 传统的 曲面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内部通过螺丝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U型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第一框架、U型框架、螺丝、第二框架、固定套、第三框架、钢丝绳、第一原建筑主梁、第一主体网架、曲面壁、钢缆和第二原建筑主梁的设置,使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传统的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基础设备被建立,而在对基础设备进行施工时,需要用到脚手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例如曲面建筑,在对曲面建筑进行施工时,传统的脚手架使用起来不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具备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内部通过螺丝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U型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十一根,所述钢丝绳的底部与固定套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原建筑主梁,所述第一原建筑主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体网架,所述第一主体网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曲面壁,所述第一原建筑主梁的顶部通过钢缆活动连接有第二原建筑主梁。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体网架,所述第二主体网架的右侧与曲面壁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的数量为十八个,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十五个。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基座,所述旋转基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与第一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第一框架、U型框架、螺丝、第二框架、固定套、第三框架、钢丝绳、第一原建筑主梁、第一主体网架、曲面壁、钢缆和第二原建筑主梁的设置,使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传统的适用于曲面建筑内壁施工的脚手架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主体网架的使用,可以将底座与曲面壁进行连接,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框架的使用,可以对U型框架进行支撑,通过固定套的使用,可以对钢丝绳进行固定,对装置进行支撑,通过旋转基座和旋转轴的配合使用,方便工作人员对U型框架进行旋转,对不同位置的曲面壁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嘉源双曲幕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嘉源双曲幕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5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