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连动注油结构的雾化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75389.0 | 申请日: | 201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仇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容腔 雾化芯 雾化 烟油 装设 进油孔 注油 雾化发生装置 注油结构 顶盖 储油仓 橡胶件 转动盖 连动 罩体 本实用新型 过油孔 可旋转 连接盖 注油孔 侧边 倒油 底座 外漏 连通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连动注油结构的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一底座,雾化壳,雾化壳中开设第一进油孔,雾化壳中装设雾化芯,外壳,外壳的顶部装设顶盖,顶盖开设有注油孔;转动盖,其设置有倒油孔;连接盖,其开设有过油孔;罩体,其开设有第三收容腔,罩体的侧边开设有第三进油孔;橡胶件,装设于第三收容腔,橡胶件开设有第二收容腔、第二进油孔,雾化壳可旋转地装设于第二收容腔。以此实现注油的时候,雾化芯不与储油仓中的烟油连通,当注油结束,转动盖转动,实现储油仓中的烟油进入到雾化芯,可防止注油的时候向外漏油,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烟油,调节烟油进入到雾化芯的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连动注油结构的雾化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烟一般都是由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构成一个控制盒,再连接一个雾化器及烟嘴等部件组成。雾化器一般结构是在一个圆形封闭空间内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圆形的雾化芯及连接管,剩余的环形空间容置烟液。雾化芯及连接管也都是封闭的,仅仅在雾化芯侧壁上开设两个对称的进液孔,用于向雾化芯供应烟液。通过连接控制盒的电能,使雾化芯发热,将进入雾化芯的烟液雾化并从连接管吸出。
由于雾化芯和连接管都设置在储液室内部,因此需要密闭连接且一体化安装。形成的烟液储液室就是在连接管与外壳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也就形成了雾化芯进液孔直接暴露在储液室中的状态,当从上部添加烟液时,由于雾化芯进液孔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大量漏液现象。
另外,由于雾化芯本身的进液孔尺寸是固定的,直接暴露在储液室时,进液量是无法控制的。由于目前的电子烟液的组成不同,所使用的溶剂液不相同,进而具有不同的粘度,对于固定尺寸的进液孔液很难适应不同粘度液体的进液需求。比如粘度较大的液体时需要较大的进液孔,粘度较小的液体则需要较小的进液孔,但目前这种固定尺寸的进液孔的雾化芯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连动注油结构的雾化发生装置,其具有连动、注油时关闭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连动注油结构的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一底座,其上设置一内侧壁和一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中装设一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中开设一进气道,所述内侧壁的上部装设一雾化壳,所述雾化壳中开设一第一进油孔,所述雾化壳中装设一雾化芯,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通过连接壁连接,所述连接壁的外侧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装设一顶盖,顶盖开设有注油孔;
一转动盖,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顶盖,所述转动盖设置有倒油孔,所述倒油孔对应所述注油孔;
一连接盖,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下方,所述连接盖连接所述转动盖的底部,所述连接盖开设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位于所述注油孔的下方;
一罩体,设置于所述连接盖的下部,罩体开设有第三收容腔,所述罩体的侧边开设有第三进油孔;
一橡胶件,装设于所述第三收容腔,所述橡胶件开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橡胶件对应所述第三进油孔处开设有第二进油孔,所述雾化壳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且所述第一进油孔对应所述第二进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橡胶件、连接壁、外壳、顶盖、连接盖围成一储油仓,转动所述转动盖,所述转动盖、连接盖、罩体、橡胶件共同转动,转动所述转动盖,当所述倒油孔对准所述注油孔时,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错开,第二进油孔抵接与所述雾化壳的外壁面,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孔不连通,当所述倒油孔错开所述注油孔时,转动所述转动盖,当所述倒油孔错开所述注油孔时,所述倒油孔与是注油孔不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孔沿着所述雾化壳的外壁面转动,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壳的顶部开设一第一出气通道,所述橡胶件上部开口,所述罩体的上部开设一第三出气通道,所述连接盖开设第四出气通道,所述转动盖开设第五出气通道,所述第五出气通道与一烟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5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