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75385.2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阳 |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2;G10D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岳山 古琴 地柱 琴弦 指板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双面板 共振 琴体 底部连接 几何空间 双拾音器 中空结构 电容咪 连接扣 压电式 柱连接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包括指板,所述指板的一侧底部连接有人柱,所述人柱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人柱的一侧设有前岳山,所述前岳山与人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指板远离人柱的一侧设有地柱和天柱,所述地柱和天柱的一侧设有后岳山,所述后岳山与地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前岳山上连接设有琴弦,所述琴弦的一端连接前岳山,另一端连接后岳山,所述前岳山和后岳山与琴弦连接处设有连接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更加立体,几何空间增多,进一步拓展成现代压电式和电容咪头双拾音器电声古琴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乐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
背景技术
几千年来古琴为能充分振动,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琴面木材须选料精良,纹理梳直匀称。若能觅得古桐木、古庙大梁悬钟之木,或古代棺椁老木更佳,琴面内腹斫成膛腔。但到现代,传统古琴制作材料很难寻得,即使找到所谓的好原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且价格不菲,一般人很难承受。制作工艺上面,传统古琴琴体是由一段半圆整体木料掏空合上底板而成,制作工艺纯手工,由于是一整块木料,加工过程或人为或木料内部有暗伤开裂,树结疤,内应力不均变型等,那整个琴体就报废了。即使工艺弥补也只能是有瑕疵的琴体了。振动方面:传统古琴在选材和制作工艺精良,听感上都是演奏声音偏小,个人在家夜晚演奏,琴体音量免强够用。但在演奏聚会的场合或者户外演奏活动中,由于古琴本身音量小,演奏效果往往不佳,对其推广传播也不利。选材和制作工艺一般的古琴那大范围音乐会上的演奏效果那就更差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演奏声音更响的古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包括指板,所述指板的一侧底部连接有人柱,所述人柱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人柱的一侧设有前岳山,所述前岳山与人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指板远离人柱的一侧设有地柱和天柱,所述地柱和天柱的一侧设有后岳山,所述后岳山与地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前岳山上连接设有琴弦,所述琴弦的一端连接前岳山,另一端连接后岳山,所述前岳山和后岳山与琴弦连接处设有连接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传统古琴为什么声音偏小?它的振动源就是在龙池、风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一般常见设有两根音柱(天柱、地柱)连接着面板底板,传导振动。其实就是一个单一震动源,且震动源木材也是一种材质,没有进行各种木材震动频率配伍,音量也就出不来。本专利琴体为双面板,正面板化为演奏指板,和琴体左边弦枕相联,由乌木,红木,花梨木,玫瑰木,或杉木,桐木单独制成,可以纵向拼接。构成第一震动源,指板材料为了得到最大震动效果可以自由组合。第二震动源由传统古琴琴体构成,但选材上就用一般普通木料,仅做一般共鸣腔震动能支撑七根琴弦张力即可。但在琴体右边改固定琴桥为活动琴桥,琴桥上面支撑住绷紧的七根琴弦,琴桥座又放在传统古琴琴体右边第二面板上,构成第二震动源。第三震动源为辅助震动源,由左边弦枕和右边琴桥向外延伸获得,其有效震动弦长还是和传统古琴一样,演奏手法也无需改变,但是指板加左边弦枕的第一震动源,琴桥加传统琴体的第二震动源,还有左右琴体延伸出来的辅助震动源同时工作,音量音色必将得到质的提升。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前岳山侧可加装左辅振动源,所述箱体后岳山侧可加装右辅振动源。
作为改进,所述前岳山和前岳山侧的琴桥均为斜向,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作为改进,所述后岳山侧的琴桥为可活动琴桥,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主视图。
图3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阳,未经曹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5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弱音支棍孔的弦槌柄背档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单簧管笛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