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电磁炒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0779.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F24C1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罩 锅体 炉灶 电磁装置 内腔 隔热层 电磁线盘 散热风扇 改良型 上端 炒炉 上壁 下端 支架 本实用新型 间隙形成 散热风路 上端边缘 控制箱 快拆架 罩盖 外围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型电磁炒炉,其包括:炉灶、设置于炉灶上且截面呈弧形的锅体以及设置于该锅体底部的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该锅体底部并位于炉灶内腔的隔热层、设置于隔热层外围并将隔热层固定于该锅体底部的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并覆盖于该锅体底部的电磁线盘和安装于炉灶内腔并与电磁线盘连接的控制箱,所述锅体底部还设置有防护罩,该防护罩上端边缘通过若干快拆架与所述炉灶内腔上壁固定,且该防护罩下端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扇,该防护罩上端与所述炉灶内腔上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防护罩内侧罩盖于电磁装置下端并与电磁装置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散热风扇上端与该间隔及间隙形成一散热风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电磁炒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使用起来安全、卫生。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常用的家用电磁炉其采用平板式设计,而商用电磁炉灶的锅体通常是圆弧面,所以其电磁装置也必须设置成圆弧面,这样才有利于磁场作用。另外,目前的商用电磁炉灶使用过程中,虽然电磁装置本身不发热,但是锅体在电磁装置作用下会发热,这些热量势必又会传导至电磁装置,有可能会对电磁装置造成损坏,同时锅体热量的散失也造成能量损耗,增加电能的消耗。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电磁炒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改良型电磁炒炉包括:炉灶、设置于炉灶上且截面呈弧形的锅体以及设置于该锅体底部的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该锅体底部并位于炉灶内腔的隔热层、设置于隔热层外围并将隔热层固定于该锅体底部的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并覆盖于该锅体底部的电磁线盘和安装于炉灶内腔并与电磁线盘连接的控制箱,所述锅体底部还设置有防护罩,该防护罩上端边缘通过若干快拆架与所述炉灶内腔上壁固定,且该防护罩下端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扇,该防护罩上端与所述炉灶内腔上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防护罩内侧罩盖于电磁装置下端并与电磁装置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散热风扇上端与该间隔及间隙形成一散热风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快拆架包括有呈倒L字形的主体架以及成型于该主体架下端一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紧空间,该主体架通过第一螺丝与所述炉灶内腔上壁固定,所述防护罩上端成型有凸缘,该凸缘插入该夹紧空间中,并通过第二螺丝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下端设置有一通孔及位于通孔下端的风扇架,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该风扇架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灶上端面设置呈倾斜面,且该倾斜面前端设置有水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灶上端面设置有挡水环,该挡水环置于所述锅体上端开口外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灶后端设置有壁板,该壁板设置有可旋转的水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0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