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车用空调外机减振及百叶窗角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9838.0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袁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通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P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外机 隔离板 百叶窗 支撑架 车厢 房车 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减振装置 减振 抗振性能 空调内机 排风效率 制冷效果 活动窗 叶片 颠簸 空调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车用空调外机减振及百叶窗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厢、活动窗、百叶窗、空调外机、支撑架、隔离板、减振装置,车厢一侧端部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呈“L”状并固定在车厢内部,隔离板与车厢之间行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隔离板一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架上方设有空调外机,空调外机通过管道与空调内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空调外机底部设有减振装置,提高了空调外机的抗振性能,避免了因房车颠簸而造成空调外机的损坏;百叶窗中的叶片能够进行调节角度,提高了空调外机热量的排风效率,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车改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车用空调外机减振及百叶窗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房车已经逐渐进入到百姓们的时尚生活中,目前市场上的房车大体可分为具有自身驱动能力的自行式房车和依靠牵引力前进的拖挂式房车,房车内具备了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众所周知,一般的房车都带有行车空调,房车上的空调除了具有普通空调具备的制冷、制热、通风、除湿、滤尘等 功能外,还要具备抗振、抗冲击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房车内的空调在使用时存在下列几种问题:1)房车行驶在崎岖的路段时,房车会发生颠簸现象,由于空调外机与房车是刚性固定连接,而通常的空调外机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等组成的空气调节系统,如此多的设备集中在室外机中,若其抗振性能差,颠簸的房车会使空调外机振动剧烈,影响空调外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2)现有的空调外机的外侧通常设有百叶窗,而现有百叶窗的叶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叶片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若叶片的倾斜角度过小,容易造成部分热风被叶片阻挡反射回百叶窗内,大大减少了空调外机热量的排风效率,造成空调的制冷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房车用空调外机减振及百叶窗角度调节装置,空调外机底部设有减振装置,提高了空调外机的抗振性能,避免了因房车颠簸而造成空调外机的损坏;百叶窗中的叶片能够进行调节角度,提高了空调外机热量的排风效率,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房车用空调外机减振及百叶窗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厢、活动窗、百叶窗、空调外机、支撑架、隔离板、减振装置,所述车厢一侧端部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呈“L”状并固定在车厢内部,隔离板与车厢之间行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隔离板一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架上方设有空调外机,空调外机通过管道与空调内机相连;
所述支撑架与空调外机之间设有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底板、螺栓、弹簧,所述底板设置于空调外机底端两侧、支撑架的正上方,底板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内侧设有螺栓,底板、弹簧、支撑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进行固定,房车在行驶在颠簸路段时,在减振装置的作用下,提高了空调外机的抗振性能,避免了因房车颠簸而造成空调外机的损坏;
所述空调外机外侧设有活动窗,活动窗通过合页安装在车厢上,活动窗中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包括叶片、侧栏、连接板、连接杆、齿轮Ⅰ、齿轮Ⅱ、步进电机,所述叶片中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设有齿轮Ⅰ,所述叶片数量为若干,叶片两侧设有侧栏,底部叶片一侧的齿轮Ⅰ下方设有齿轮Ⅱ,齿轮Ⅱ与齿轮Ⅰ进行啮合,齿轮Ⅰ与齿轮Ⅱ均设置于侧栏内部,齿轮Ⅱ一侧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设置于侧栏外部一侧并固定侧栏上,步进电机两侧设有连接板,两个侧栏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并安装在活动窗上,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齿轮Ⅱ与齿轮Ⅰ进行啮合,进而齿轮Ⅰ与齿轮Ⅰ进行啮合,从而带动叶片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了空调外机热量的排风效率,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
优选的,所述空调外机上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与车厢内的显示屏进行连接,通过摄像头观察百叶窗中叶片的倾斜角度,便于对叶片的角度实时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通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通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9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